第十二章 爆狼式发言(2 / 2)

“荒唐,刘瑾此话乃是大逆不道。”王鏊狠狠拍了拍桌子,嚷道,“没有吴废后,就没有先帝,就更不会有当今陛下。此乃纲常伦理,你一个阉人,懂个锤子!”

“陛下,他骂我!”刘瑾被气得七窍冒烟,无辜的眼神看向朱厚照,见朱厚照并未理会,“即便是纲常伦理,但也不能乱了制度。你们这帮文官,天天嚷着祖制,好了,现在吴废后没有名分,按照祖制,就不能进茂陵,你们还有何话说。”

“先祖定下的制度,宦官不能干预朝政,你一个阉人,却在这里咂舌。按祖制,就该第一个把你砍了。”兵部尚书何鉴是个急性子,暴喝道,“吴废后不能火化,必须依礼下葬,不然愧对先帝。”

“陛下,你管不管,他们老拿阉人说事儿!”刘瑾再次将目光投向朱厚照。

朱厚照摊开双手,无奈表示:“可你本来就是阉人啊,我也没办法。”

见皇帝没有站边,文官们开始发动进攻。

“陛下,这刘瑾打着您的旗号,胡作非为,以权谋私,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王鏊站出来说话了,不愧是大学士,一口气连说几个成语,看得现场的人都瞠目结舌,“陛下,请您准许,老臣要和刘瑾单挑。”

朱厚照上下打量了一番王鏊,忍不住笑道:“王老师,您多大年纪了,打得过吗?”

“哦~陛下,老臣说的单挑,指的不是体力上的武斗,而是文斗。”王鏊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解释道。

刘瑾一听,心中升起十二分怯意,和这帮文官比嘴皮子,谁能是对手?

“陛下,咱们今天就事论事,讨论的是吴废后的丧葬问题,不是比唇枪舌战。”刘瑾将话题拉了回来。

“哼!怕了吧!”王鏊一脸傲娇,冷嘲道。

“嚯,谁怕了?”刘瑾一直处于劣势,但焦芳和张彩一直默不作声,这种场合也不合适出面帮自己,只好说道,“咱们走着瞧~”

“陛下,依我看,不如取个折中的法子,如何?”一直没有发言的李东阳说话了。

“李阁老,说来听听。”朱厚照一听,竟然还有别的法子,顿时来了兴致。

“英宗时的惠妃刘氏,按照英宗的遗诏,应当陪葬裕陵,后宪宗与朝臣商议,考虑到惠妃没有生育,就另做他处独葬。”李东阳说道,“既然已有先例,我们何不按照先例,将吴废后也另寻他处独葬呢?”

朱厚照听后,不住点头,颇为满意。

刘瑾见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忍不住说道:“陛下,可不能听他们的呀!”

“你是狼吧?能不能通点人情?”朱厚照怒视着刘瑾,骂道,“吴奶奶抚养先帝有恩,朕要是听了你的,岂不成忘恩负义之人?”

刘瑾被朱厚照一顿臭骂,不敢再言语。

朱厚照觉得吴废后对父亲孝宗有保全抚育之恩,但是被祖父宪宗废除,不能合葬在茂陵,就同意按照大学士李东阳、王鏊的建议,用明英宗惠妃王氏的葬礼规格,安葬在北京金山,但没有谥号。

通过这件事情,刘瑾的爆狼式发言引起了朱厚照的强烈反感,文官们从中得到了明确信号:刘瑾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深受皇帝宠爱,皇帝并非对他事事言听计从。

吴废后的葬礼办得十分体面,正德皇帝下诏休朝三日,吊慰吴氏。

吴废后的丧葬事件落下帷幕,朱厚照回到豹房,看着这一片繁华,他并没有渐欲迷眼,而是不禁陷入了深思:作为大明的皇帝,我能做些什么呢?

太祖南征北伐,创下大明基业;成祖文治武功,成就一代马上天子;仁宗和宣宗共同成就仁宣盛世,将事业推向了顶峰。虽说中坚有几代稍有没落,但好在孝宗皇帝力挽狂澜,创下了弘治中兴的局面。

反观自己,继任皇位以来,碌碌无为,整日沉迷于游戏娱乐,朱厚照想要做点什么,为这个帝国做点什么。

祖训有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厚照仿佛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他在豹房里开设了一个“军事训练基地”,全国各地的军队定期进行异地换防,换防之前必须要到这个“军事训练基地”进行集中培训,所有将帅完成了战略战术训练之后,才能到防区上任。这样一来,朱厚照能够亲自指挥,充分发挥他的军事才能,并且还能培养帝国的高级将领和指挥人才。

另外,朱厚照还将边关四镇(大同、宣府、辽东和延绥)的部分守军调入御苑,在豹房操场演战阵,人称“外家四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