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陛下还年轻(2 / 2)

兵部打工人丁:老大,京师附近的军队被抽调去给先帝修建陵寝了,好像也没法调动。

老大...老大...老大...老大...老大......

就在一众同仁讨论得激烈如火之时,突然,从角落里传来阵阵呼噜声。众人目光追着呼噜声看去,一个中年人睡得正香。在场的所有同仁都惊呆了,此人胆子真大,居然在国防会议上呼呼大睡。他是谁呢?

“王守仁!”

兵部尚书刘大夏一声怒吼,吓得那位睡觉的同志浑身一颤,口水径直从嘴角飙涌而出。

“到!”呼噜哥王守仁半睁着惺忪睡眼,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

“单位不是你家,想睡就睡是吧?”兵部尚书刘大夏狠狠拍了拍会议桌,暴喝道,“要睡觉,滚回家去睡。”

“好嘞!”呼噜哥王守仁顿时来了精神,胳膊夹着笔记簿,就准备离席。

“出了这个门,明天不用来了。”刘大夏脸色沉重,冷喝道。

俗话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逃脱不了这个定律。王守仁听到要被炒鱿鱼,虽说心里很想回家睡觉,但是身体还是十分实诚的,屁股猛地贴在凳子上,乖乖开会吧。

这位呼噜哥,名叫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到这儿,相比都知道这哥们儿是谁了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心学”创始人王阳明,虽说目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兵部武选司主事,但多年以后的成就可以说是达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又一新高峰。多年以后,他的阳明心学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和走向。他的弟子众多,世称“姚江学派”。

十七世纪,王守仁的“心学”传入日本,在日本引起了极大轰动。十九世纪,在阳明心学的作用下,日本推翻了500多年的封建幕府统治,成功实现了明治维新,完成了从封建统治向资本主义的过度。在日本维新派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他打败过北洋舰队、击败过俄国海军,创造过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在世界上享有“东方纳尔逊”之誉,他就是被称为日本“军神”的东乡平八郎。1905年,东乡平八郎大胜俄国波罗的舰队。回国后,日本天皇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俯首拜阳明。除了东乡平八郎,日本维新派的众多人物,无不把王阳明顶礼膜拜。以上,皆为后话。

王阳明的父亲,名叫王华,正是第二章提到的朱厚照的老师之一。所以呀,能明白这哥们儿为何敢在国防会议上打瞌睡了吧。

“你们讲了一大堆,有什么用?”兵部尚书刘大夏极力遏制住自己的情绪,免得高血压犯了,“我要的是方案,方案,退兵的方案。那个谁,睡觉的,你说说。”

“哦!那个,怎么说呢,就是蒙古哈,他们骑兵特别厉害。”王守仁尚有几分睡意,说话也不怎么清晰。

“好了!好了!”刘大夏连忙打住,“你还是睡觉吧,别吵到大家就行了。”

连续开了三个时辰的会,众人都有些疲惫,只有刘大夏还兴致盎然,似乎有一种“拿不出对策不下班”的劲头。没多久,王守仁的呼噜声又开始响了起来。

“还真是没完了!”刘大夏这次真的发火了,他抡起拐杖就要敲击王守仁,“今天,谁也别拦我,我要干他!”

众人见状,连忙让出一条道,好让刘大夏直达王守仁熟睡的角落。

刘大夏怒气冲冲,拄着拐杖奔到王守仁跟前。眼见拐杖被高高举起,又迅疾敲下,不料,在拐杖即将敲击到脑门上时,王守仁醒了。

“老大,您这拐杖可是上等的楠木,敲坏了可会心疼。”说话间,王守仁一把抓住拐杖,嬉皮笑脸地恭维道,“我方才在睡梦之间,已思得退敌之策,就要报给您听。但是,您这一拐杖要是敲下来,我可就全给忘了呀!”

退敌之策?

听到这几个字,刘大夏眼里都泛着金光。

“快说来听听!”刘大夏收起拐杖,目不转睛地盯着王守仁,满怀期待。

“此策乃是机密,绝不可漏与旁人。”王守仁眼珠子转了转,示意道。

“今天也不早了,你们都下班吧,早点回家休息。”刘大夏大手一挥,对着众人说道。

除了刘大夏和王守仁,兵部大小官员几十号人,听到这一声“下班”,都激动不已。有人心想:谁稀罕听你的机密?有人又想:王守仁是个好人呐!有人还想:下班喽,一天的生活开始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