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四)62(1 / 2)

英语、语文、物理三门主课上完,人就有点累,中间跟她们几个聊天,没出去休息,一上课就想打呵欠。别人不喜欢这个习惯,我却喜欢的很,每次读书累了,只要一打哈欠,精神顿生。可是要想专心致志听讲,光靠打呵欠是不够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被老师点名、冷水洗脸,见效时间最长的是回答老师问题、跟同桌交流下老师讲的内容。今天因为瞌睡,我选择了跟同桌交流上课的内容这个方式来避免上课打瞌睡,结果还意外获得了被老师点名的惊喜,这下万事俱备、不欠东风了。

“隋阳,你起来给大家讲讲交、并、补三者的关系,陈君你补充。”

“老师,交集类似于我们男生之于女生,两个人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如果共同点越多,那么交集越大,越可能成为朋友;交集越少,两个人彼此共同语言越少,成为朋友的可能性越小。并集可以看作是一个集体,比如咱们班同学,我们班上大多数同学来自昌吉本地,像我、王成、李冰、张晓哲,我们几个来自WLMQ和昌吉下属各县市,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不同的人相聚在一起组成一个班,聚在一间教室里上课,这就是目标最大化形成组合。这里不论你我个人有什么优势,如果期中考试要考核我们班级的成绩,那么每个人优势聚合、劣势相抵,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至于补集...”

“好了,你坐下,陈君补充。”

“老师,补集是个相对概念,相对于我们班劣势,优势组合就是劣势的补集,翻过来说也一样,劣势也是优势的补集。”

“唉,陈君,咱们班的优势大于劣势,你不要总提劣势好吧?”有一个同学在后面喊了一句,紧接着另一位同学也喊起来。“陈君,你是不是别的班的走狗,动不动拿我们班劣势说话,马上班级要排名考试了,你这样说涨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杨亮,你说撒?什么走狗,在我的课上,只允许讨论数学,不要上纲上线,你赶紧给陈君道歉。”

“老师,我没有说错,陈君说我们班有劣势,就是指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会输么?我们班有什么劣势,除了五班,我们班必须拿下这次考试第一名,对不对,兄弟们?”

无人啃声,不过连我也暗自点头。

陈君站在那有点难为情,好像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站在那被人批斗似的,可她并没有说错什么,她只是接着用我说的比喻解释了一种数学概念罢了。大家反应这么激烈,估计课堂外,还有其他问题存在。

“杨亮,你说的对不对,我觉得对,你们二班并不差别人什么,我教课以来发现你们班的孩子最出色,一教就懂。你坐下吧,陈君,你也坐下,你也没错。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看到你们班这么有团结力,虽然不太遵守课堂纪律,还是认为这次考试你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即便这次没有拿第一,也肯定是最有潜力的班。当然,我也不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只是负责教你们数学的老师,所以我说话比较客观,不是有那么句话么,你们既然敢在课堂上这么说,那你们就要付出行动来,XJ的儿子娃娃,吐口唾沫都是个钉,希望你们保持热爱、保持努力。现在,看到你们班这么好,我忍不住想要多给你们讲一些,你知道我们数学是最讲逻辑性的,逻辑是什么,是一种思维,是理清楚事物规律的研究方法,这里的规律既指人的思维规律,也指客观存在的规律,杨亮我看过你的作业,你的逻辑能力很强,回答问题也认真,很有潜力学好数学。不过你针对陈君是不对的,应该道歉,知道么?陈君是用比喻的方法解释一种数学现象,你怎么脱离出她的逻辑,又带出你的逻辑,这不是逻辑混淆么?你怎么证明陈君说的话是逻辑不完整的,如果完整,那她说的话就是对的,这是学数学的逻辑。”

“唉,老师,是我不对,我没这样想过,您说的对,我把逻辑替换了,就讨论问题而言,陈君的比喻是对的。不过数学我虽然很喜欢,但逻辑方面我比不过隋阳。他做的题我看过了,逻辑更严整。”

“不要跟他比较,他的数学还差的远。我今天说多一点,你们再看看我们教数学的逻辑,现在学习交并补,接下来就要学充分必要条件,这两者其实是逻辑连贯的,没有学好交并补,那么接下来的充分必要条件也不好学,没有办法进行论证。后面学习解方程式和三角函数,也要用到这些概念和思维,要不然你不能证明推理过程是否严整。我说的意思,你们听懂了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