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沧海桑田(1 / 2)

一天时间从匆匆而过,周云凌晨五点钟起床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到了隔壁村庄。

随着社会的发展,隔壁村大村,也算是应有尽有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周云到村子里这里大多还是老人和小孩,中年人有些在村庄做生意,其他的大部分外出打工,或者是当了老板搬去了外地。

周云在一家猪肉店给手机充了百分五十的电,付了一百多块钱的猪肉。

而后找到一个老房子,老房子的大厅里面有个电视,这里是一家店铺,大厅就是卖东西的,几个老头坐在店铺里面看电视,用方言聊天。

在乡下讲的自然是方言,附近几个村子的方言都一样,再远一点才有些区别,不过大部分都能听懂。

“老板有没有,卖菜的种子?”周云用方言说道。

“有啊,小兄弟要哪些过来看咱在这里。”老板的方言比周云标准多了十分标准的方言,周云的方言最多有八分标准,毕竟十五岁以后周云就几乎没怎么讲过了,不过还算标准。

周云挑选了十几种七月份能种的种子,买了一共花了几十块钱,又买了五大捆的粉干,这种粉干周云很喜欢吃,已经多年没看到了,这个粉干比牙签粗一点,煮完汤白浓,是纯纯的地瓜粉做的,泥鳅黄鳝粉是他的最爱,五大板粉干足有十斤,花了不到五十块,很划算。

“小兄弟面生啊,谁家小孩啊?哪里回来的?”一个老人问道?

“隔壁村的。”周云对这个男人其实有点印象八九岁的时候爷爷经常带他来这个大村庄买东西,这个老头子爷爷也认识,爷爷本来就是这个村子的人后来才搬去了更小的天湖村。

周云不知道为什么越般越偏,想来是爷爷那个年代刚刚和小鬼子打完战,搬到里面好种田吧,用他现在的眼光看自然觉得那个时候的祖辈目光短浅,但是在那个年代,却是不一样。

在这个村庄其实有十来户和周云都是亲戚,只是到了周云这一辈已经很少联系了,如果上门老一辈的叔叔婶婶肯定会煮上几个艾叶鸭蛋招待他,混的不好又半残周云也绝了和去找亲戚的心思,心里毕竟有些可笑自尊心吧。

周云拿着五六斤的猪肉和一大袋装着不同种子的袋子,经过一家店铺竟然有卖太阳能充电器的,一个五百块,可以提供220瓦供电,冲满后能用七十个小时左右。

周云决定买个太阳能充电器,顺便买了个强力手电筒。

太阳能充电器挺重的,周云又买了一些之前没有的调味品回家,拿竹竿挑上了肩膀,因为一只手已经拿不动了。

还麻烦卖充电器老板一番,竹竿也是送给周云了。

这个老板周云认识,以前来他家玩过,有个女儿叫周倩倩长得蛮好看的,那是在村子里读书时坐在周云前面一桌。

时隔多年周云认识她,她早就不认识周云了,周云挑起担子沿着大路走了一个小时,又进入小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家,挑着担子速度慢了不少。

“唉,换成二十岁时,这些东西扛着都能飞回来。”周云活动了一下肩膀,有些红肿不过他没有在意,现在已经是中午了,早饭还剩很多午饭晚饭都不用做了,周云热了一下剩的鱼,又炒了两朵菇心满意足的坐在大门前休息。

休息了一会,周云将种子塑料袋撕开,每几种种子拿出来分开放好。

然后用水瓢,从后锅中打了一点热水等水到差不多30多度时,周云将种子放进去清洗干净,如此反复了几次。

这样,辣椒,芹菜,冬瓜,西瓜等八九种种子就发好了。

周云到房间去找了几件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放在地上,然后铺上薄薄土再把土用水打湿将种子放在土的表面,然后再盖上一件被湿的衣服,这样反复做了几次,将种子弄得差不多了,每天浇湿衣服就可以等种子发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