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于谦(2 / 2)

此事举行,实乃天意,人心欢悦,足以观我大明圣朝万年太平之气象也!”

于谦对于通惠河的再次疏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然而我却感慨万千地说道:“这条河今天疏通了,明天还会堵的!”

“他们真的是在堵河吗?”

“不,堵的是大明的国运。”

于谦抬头惊骇地看着我,最终叹了口气,相顾无言。

这位已经知天命之年的老臣,坐在郕王的书房里,喝了一口热茶之后,看着满桌子的案牍,有些犹豫的说道:“殿下,臣有一个不请之请。”

我放下了手中的笔,脸上挂满笑容的说道:“但说无妨,这里就我们两人。”

我对于谦的各种建议,还是非常重视的,于谦是为了大明可以粉身碎骨都不怕的人,他的意见大多数都是为了大明着想,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于谦的不情之请,我颇有兴趣。在我眼里,于谦的确能称之为力挽天倾的人,而不是一位简简单单的兵部尚书。

瓦剌逞凶、百官惧怕以及现在的百官之首王直怯懦、唯独于谦站了出来挑起了大明的脊梁。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臣想请殿下随臣走一走,看一看这具体的京师防务,殿下也能做到胸中有数。”

于谦年龄大了,身体机能下降的很厉害,也依然没有放弃为大明努力。

虽然身体都垮了,但是也没有放弃永不屈服的精神,即使身体垮了也要战斗下去,也没有停止努力。

尽管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土木堡之战的危机,需要日以继夜地应对各种危机,于谦已经疲态尽显,但也没有放弃。

我整理了桌上的文件,同意道:“好,我这就去看看。”

虽然天色已晚,但尚未到宵禁时间。我朱祁钰和于谦两人坐在轿子上在京城的街道上走过,身旁跟着一群身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的锦衣卫。

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我朱祁钰与于谦从郕王府出发向西进发,穿越了长安街这长长的道路,走过这座天下最富饶、最强大的国家的都城——大明京师。

长安街是大明最宽的街道,两道长安门包围着午门,然而在长安街上却是空旷无人,只有几个骨瘦如柴的大明百姓在走动。

他们脚下的草鞋已破了一个洞,身上的麻衣随风飘荡。

皇帝被俘,二十万京营、五十万民夫全军覆灭于塞外,大兵压境,富户缙绅们早已逃之夭夭,京城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和一部分不愿离去的百姓。

京师粮价飞涨,百姓们食不果腹,生活艰难。

我自从穿越而来,一直感觉像是置身事外。没有融入这个世界。

然而,随着沿长安街巡视,这种感觉逐渐消失,真实画面感扑面而来,让我倍感痛苦。

这就是现在的大明朝吗?这就是大明的百姓吗?

他们唯一的心愿是活下去,期盼着能出现一个英明的君主带领他们活得更好。

“这也就他们唯一的期望。”

“我会是他们期昨的英主吗?”

我不知道!”

我这样自己反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