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寨(1 / 2)

胡途叮嘱张抟和高行周加强保卫力量,这次被人钻了空子,胡征和二人请求处罚,胡途摆摆手,这次是个意外,就当是的教训吧,但是不能再有下次。

胡途胡征二人,带好行李,翻身上马,出庄向东一天路程进入河东地界。

河东位于北古口关内,桑干河以东,是一处天然的天险,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一处平原土地肥沃,人口鼎盛,自然形成了一处众星捧月的格局,“星”即为周边三十六处山寨和村落,“月”则为平原处方圆十里的飞熊镇,此镇又于辽国毗邻,两国人大多于此地进行贸易,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北方经济大镇。

由于近年辽兵屡屡叩关,杀人抢夺财物,大有入关之势,许多仁人义士聚集此地,招兵买马准备抗击辽军。

临近中午,胡途二人顺着飞熊镇中心大街找到一家奢华的酒楼,将马递给小二,来到二楼临窗位置坐下。

“客官要点什么?”

“把你家拿手的招牌菜上三样,外加二斤酱牛肉。”

“客官要喝什么酒?本店有上等的花雕酒,烧锅酒,马奶酒。”小二都是有眼力的人,见二人出手阔绰便介绍店里的好酒。这个年代的酒可不便宜,毕竟绝大多数人还吃不饱肚子,酒更是奢侈品。

“我们酒水自带。”胡征从行囊中拿出两瓶上等玻璃瓶装神剑春酒放到桌子上。

小二好奇的看了两眼,貌似不是俗物便跑去后厨报菜去了。

胡途四处打量了几眼,酒楼虽然奢华,二楼也基本坐满了人,看举止打扮,商贾,书生,江湖豪客居多。楼下大街由于是主街道,更是车水马龙,卖皮货的,骡马的,糖人糖葫芦的,金银首饰的,耍把式卖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其中一处围了一群人,中间空出来的场地一位中男人在表演铁枪穿喉,口吞宝剑,口喷火焰等杂技,叫好声不断,一个妙龄少女手持铁盆朝观看的人说道:父老乡亲,我父女二人家乡遭难,流落贵宝地,卖艺求生,求各位相亲慷慨解囊,施舍一二,有钱的您捧个钱场,没钱的您捧个人场。

“洛阳肉片,西湖醋鱼,龙肝凤髓,二斤酱牛肉,客官您的菜齐了。”

胡征拔开酒塞,先给胡途倒满一杯,再给自己倒上,顿时整个房间内酒香弥散,不时有人抽动鼻息,寻找酒香的来源。

一人忽然睁开醉意朦胧的双眼,瞧见胡途桌上的酒,一拍桌子大叫道:“大胆小二,有好酒为何不与你家李爷献上,你杜家兄弟看不上我神行太保不成?”小二慌忙跑过来点头哈腰。

“李爷误会了,李爷每次来咱家都上最好的酒,那桌客人的酒是客官自带的,可不是咱们店里的,哪次有了好酒不是紧着爷您先尝,切莫错怪我家主人。”小二那意思是说不是我们的错,您老别闹事,真闹起来我们后边的人也不是好惹的。

另一桌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摇着一把折扇向面部轻轻煽动着酒香气慢慢走过来坐到胡途这桌上,眼睛不离桌上的酒瓶称赞道:

“美酒之香,如龙涎香之馥郁,如梅花之清香,如瑶池甘露之清甜,晶莹剔透,令人陶醉。”

“先生如若喜欢何不共饮一杯?”

“求之不得,如此便叨扰二位了。”

那位自称李爷的酒客也毫不客气的坐过来,折扇青年皱了皱眉头:

“你这浪荡鬼,不请自来,好个没羞没臊。”

“嘿嘿,我神行太保嗜酒如命,如此好酒闻之沁肺,如能尝上一口,脸又算什么?”

“好,阁下爽快,酒不醉人人自醉,好酒怎能独饮,二位请。”胡征为这二人各自倒满一杯。

折扇青年端起酒杯放到鼻尖深吸一口气,又放到唇边抿上一口,闭上眼睛轻舒一口气,点评到:

“以气为贵,气行则体皆动。以味为用,味和则性皆舒。酒之有香气者为佳品,其香如芝兰之室,馥郁芬芳,饮之,心旷神怡。”

“小诸葛,我就看不上你这穷酸样,一个好字胜过千言万语,你这罗里吧嗦的谁听得懂。”说完一口喝掉半杯,憋了半晌喊出两个字,好酒。

四人各自喝了一杯,都是好爽之人,很快熟络起来,相互介绍才知道,折扇青年叫胡延凤,安乐寨寨主,武艺高强,足智多谋,人称小诸葛。

自称李爷这位是火塘寨寨主李胜,轻身功夫了得,人送外号神行太保,这人又嗜酒如命,经常在这飞熊镇喝的酩酊大醉,认识的人都叫他“浪荡鬼”,他也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

四人喝的开心,聊的愉快,听说这二位是神剑山庄二位当家的,更是仰慕不抑。如今哪个江湖人物不知道神剑山庄七星宝剑出世,并愿意拿出来让大伙鉴赏,还愿意赠送给配得上宝剑的英雄,民间更是听说神剑山庄义字当头,收留无数无家可归的难民。如此大义之人可称当世英雄。

不知不觉两瓶酒见底,突然楼下大街上喧闹起来。一个纨绔少年带着一群家丁驱赶看杂耍的人群,其中四个抗棍的大汉围住表演的中年人,纨绔少年拉住收钱的少女的手嬉笑道:“小娘子细皮嫩肉,身段又好,何苦抛头露面,耍把式卖艺?以后就跟着本少爷吃香喝辣的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