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倒霉的穿越者(1 / 2)

吴淞还算蛮鸡贼的,这孩子打小就知道惜命儿。

知道自己会多说多错,谁知道自己随口的哪句话,就能暴露了自己异乡人的身份?

万一被人扭送到官府换钱,可咋整?

故而,即便是他成天的猫在书评社里听书,却也依旧是很特意的,把自己脑袋剃光了,变成了一个光头佬。

而且只要是一出门,这小子就会在头上贴上几张黄油纸做得黑色膏药。

他就差找根大长杆子,再扯上一面大旗,上写:此人脑壳有病了。

大街上,一旦有熟人打招呼,他就开始是装傻充愣,嘴里念叨自己受了重伤,脑子不好使了,哥哥给的钱让我弄丢了,你给我十两银子,我先去买点儿糖吃吧,这几句翻来覆去的话,还尼玛装得说不利索!

街里街坊的谁见了他不跑啊?这小子,伸手就要十两银子,你还去买糖?老子买房才花十两·····

这下可算清闲了,满大街的人都绕着他走。

再没人追着问他的伤病如何了。这招效果出奇的好!不仅大街上,就连书评社里的人,也根本就没人会去搭理这位满脑袋膏药的秃瓢。

当然了,除了他那直愣愣的要钱手段,与那股子刺鼻药味以外,现在的武二郎在县城里本就是杰出恶人代表,十里八乡最有名儿的反面教材。

毕竟就因为是这小子,带了一帮富家子弟,跑出去搞什么以武会友。

结果导致县里武勇俊良的后生,死了十好几个。

武二就是那帮人里而唯一活下来的那一个。

这货如今可是妥妥的变态级别瘟神。

你还别忘了有句话叫——穷文富武!

跟着他嘎掉的那些小兄弟,其家里可都是多少有点条件的。人家要么是某商号公子,要么就是某土豪的傻儿子,再就是军爷家的子弟了。

也只有这样的家庭出身,才有能力不必干活养家,有力气去舞刀弄枪。

如今,这些公子哥皆因他而死,其后果可想而知。

这盘阴县里地方本来就不大,传闻一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武家老二捅了天大的篓子。

即使本质上,这事儿不是武二郎的直接责任,可间接责任他也无福消受啊。

仇怨可是不好解。难保那些失去子嗣亲友的家人,会不会找他出上这口恶气,就算不会直接上门清算,也难保他们会等待机会打击报复。

小小的黑锅背呀背,他武二同学哪还有未来了?

这么一弄,不仅是武松没人喜欢搭理,就连武大的医馆生意都受到了影响。

所以,如今武松身上的这股子药味······简直成了他的毒圈,谁还想跟他套近乎?要不是看着武大的面子,书评社的掌柜的都有心给他轰出去了。

吴淞前堂的角落一呆,很是乖巧,可外人看着,他就是颓废。

“这小子下半辈子也只能是喝着小酒听听书了。”

“这不奇怪,一身伤,这小子估计以后也练不成什么武了。”

几乎是如出一辙的评价。

殊不知,吴淞者家伙只是在偷偷地了解眼下的新世界,除了学习他们的言语谈吐,还有各地风情民俗,人文历史。

而且,是乐在其中。

至于,其他的心思嘛,也不是没有。

首要的任务,当然是避免自己异乡人的身份暴露,除了外人,他亲哥哥武大和嫂子金莲也是要首先防范的对象。在家里也难保多说多错。鬼知道,自己暴露以后,他们两口子不会选择“大义灭亲”。呃,尤其对人家二位,这可算不上大义灭亲,毕竟现在的吴淞可不是人家亲弟弟。

第二在情感上,他其实挺关心武大这个便宜哥哥的。于情于理,他都有打算保护好这个来之不易的家。有必要的话,提前找到那个传说中西门大官人,防患于未然也是好的嘛。而这个书评社就是打听人和事儿的最佳场所。不过,由于自己人缘太差,根本没人乐意跟他搭话,他也不好满世界追问哪个家伙叫西门庆不是?

最后一点吗?这书评社的后堂,也是有个名堂的,名曰书处。用于江湖上的人事往来,乃是收集情报,传送信息的专门所在。

在这里,万一碰到某位大侠,看自己骨骼精奇,甩出十本八本武林秘籍,什么降龙十八掌,葵花宝典啥的·····

算了,还是说大实话吧,其实只是因为后堂接待都是美女,虽然如今他武二完全没资格进去!

可人进不去,那眼神儿还进不去吗?·····咳咳,窈窕淑女,是不是君子,咱都好球,这不丢人,不丢人。

为啥吴淞进不去?无他,武松虽然自命江湖好汉,而在别人眼里,他终究只是个闲汉,与那江湖豪杰不沾半点瓜葛,自然也不会让他进去的。

不过,他大哥武直,确是可以自由出入那里,因为他亲眼见过哥哥武大去那里办事,整个后堂对其也是恭敬得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