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记名弟子252(1 / 2)

毕竟你将来养老要靠你儿子。

这就是礼法的本质与核心,对于当事双方都是有约束的。

所以说,九叔碍于这个,自然不可能把钱全拿出来帮他们成家,但是九叔本身也挺不爽,虽然只是记名弟子,但是混成这样也是挺让人窝火。

他最近来了这里之后其实一直都是这样,明里暗里的,全是这些破事儿。

毕竟小海和肥宝两个人都大了,自然面临结婚的问题,内部外部的压力,和别人的看法。

九叔还是挺看重这些的,因为这个事情很复杂。

外面人未必能够全部理解,而且说白了人家也是说风凉话,站着说话不腰疼,不会考虑实际的。

虽然说是记名弟子,但是跟了这么多年,现在很多人就跟看热闹似的,就看看九叔帮不帮他们。

内部来讲,其实肥宝和小海未必就没有这个意思。

可是九叔是真没这个意思,因为现实情况在这里摆着,他早已经说清楚了,可是内外这些纷纷扰扰还是让他很不爽。

这会儿见到沈理璞来了,自然是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念心头起,顿觉天地宽。

是啊,除了这里之外,外面还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一直在这里不爽的话,换个地方不就好了嘛。

这就是九叔当前最真实的心态。

“哈哈哈,小沈,这一次我们又有日子没见了,今晚我们好好喝点,镇上的何老板生意开张,晚上邀请我过去喝酒,正好我们去尝尝他的手艺。”

九叔笑着对沈理璞寒暄道。

沈理璞也挺高兴,可能在某些人看来,九叔就是严肃古板的老古董,并不平易近人。

但是沈理璞不是这个看法,他和九叔接触多了,知道九叔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古板的人,平日里还是很有意思的。

平时他们在一起喝茶喝酒,谈天说地,九叔的见解还有人生感悟,都是非常好的谈资。

另外还有九叔的阅历,他老人家行走江湖一辈子了,故事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如果从一开始来讲的话,那九叔能说上一两个月,平时他们在一块儿喝酒喝茶,九叔就没说过重样的故事。

而且这些事里面,很多都是非常深刻的故事,不仅仅是离奇,还有其背后的人性。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九叔是一杯陈年老茶,还是得慢慢品才行。

当然了,这个品没有任何的歧义,只是说交朋友,每天谈天说地,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再说到九叔的性格,他其实还真不是一个古板木讷的性格,相反非常的幽默风趣,从种种事件上都能看出来。

比如以前任老太爷起棺的时候,九叔不动声色的把抢了徒弟秋生位置的阿威队长给挤到了一边。

还有后来保和村的道袍事件,就是那一次九叔脱了道袍给茅山明穿的事件。

还有教堂咬手、一眉居捉鸡等等等等,很多方面其实都可以看出来九叔的幽默。

只不过他的幽默对于徒弟们来讲自然是没法说的,他又不是四目那样,不可能跟个小孩子似的,总要保持家长威严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