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分兵统筹393(1 / 2)

等沐春把人找来,朱楩这边也已经把信写好了。

其中一封是要送去给鞑靼各部提醒他们的,如今朱楩需要解决乌思藏诸部战场,甚至要和那东察合台汗国在别人的地盘上决一死战。

至于帖木儿帝国,就先让他去草原上跟瓦剌、兀良哈打生打死去吧。

虽然他们都是蒙古帝国分裂出来的,可蒙古自己人之间都争斗不休,更不用说汗国之间的战争了。

等他们两败俱伤了,朱楩或许可以兵不血刃轻易拿下。

而另外一封就是给京城送去的了。

朱楩没有写奏章,那东西会放到朝堂上去讨论,他是担心走漏风声。

朱楩倒不是怕朝中有汉奸,可是随着他与朱允炆的夺嫡之争渐渐开始浮出水面,难免不会有人给他使绊子。

大义?

不是所有人都能为国为民的。

所以朱楩是以私下名义给老朱送信,再由老朱在朝中着手准备。

徐妙锦猜得没错,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

以乌思藏诸部、东察合台汗国、蒙古瓦剌部以及兀良哈部,加起来的地盘已经不比当前明朝疆土小多少了。

如果说朱元璋当初是打江山,那么朱楩的开疆裂土,绝对不遑多让。

甚至还有帖木儿帝国的地盘呢。

帖木儿帝国已经位于中亚地区,乃至与里海和黑海接壤,北边是金帐汗国,南边则是阿拉伯。

这是多好的一扇大门啊。

朱楩已经心动,于是让老爹在中原开始筹备,至少要提前准备五十万大军,以及充足的粮草辎重。

还有朝中那些老将,之前他们就纷纷对朱楩表示了好感,也是时候让他们再出来发挥一下余热了。

因为战场太大了,哪怕朱楩如今帐下也算是人才济济,可是谁又会嫌自己兵多将广呢?

写完信,朱楩让沐春拿去交给两员驿骑,并且再次交代道:“一定要火速送达,尤其是鞑靼部,不得有失。”

战争已经开始打响了,就在此时此刻,东察合台汗国与帖木儿的大军,就已经分别往南北两个方向进兵了。

朱楩想了想,最后还是再次拿起笔,重新写了一封信交给沐春:“再差使一人,把这封信送去四川成都,给我十一哥。”

四川就在边上,朱楩仍然打算由云南与四川两地一起出兵,经此一举彻底收复西藏。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错过,今后不但再难找到借口出兵,恐怕到时候还要费一番手脚不说,还会有不小负担,乃至损失。

至于现在,东察合台汗国胆敢入侵我大明疆土,自然不能坐视。

至于顺道把乌思藏诸部收服了,你们本来也是我大明属国啊,顺便的事。

“希望我这位哥哥能够明大义,须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无量不丈夫嘛,”朱楩嘀咕着。

瞿能一头黑线的看着朱楩,心说你早干嘛去了?

你撬人家墙角不说,还要人家大义。

真苟啊。

“拿地图来,”朱楩在安排完这些事以后,转过身,让人取来图纸放在当中。

但是众将士发现,这份地图并非如今使用的简陋图纸,而是很精美的图画,甚至把乌思藏诸部乃至东察合台汗国的领土都详细标识了出来。

众人下意识看向了那位被朱楩相当重视的沈荣沈先生。

结果沈荣也是一脸震撼的说道:“殿下的地图可谓是精美绝伦,而且无比详细。”

朱楩心说这不是当然的吗,这可是系统出品,等今后我给你们掏个地球仪出来。

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正所谓兵贵神速。

朱楩拿手在地图上指去,从丽江府一路向上,经过大旦当(香格里拉),然后进入到乌思藏诸部。

“如果十一哥肯一起进兵,那么北边朵干都司地区就可以交给十一哥解决了。我们可以从磨儿勘招讨司进军。”

“而后可以分兵进发,沐春。”

沐春双手抱拳:“末将在。”

“你率领昆明部属,直奔馆觉。如果四川兵马未动,你先在此地驻守,我会另有安排。”

“喏。”

“彭越、牛胜听令。”

“末将在。”

“你二人往西边进军,攻下则拉岗。除了你们本部兵马,我再给伱们三万五千壮族狼兵,而且全部配备骑兵。我要你们速战速决。”

“遵命。”

磨儿勘招讨司就在云南边上,朱楩这是准备以此地打开局面,并且在这里作为前哨站,然后再分兵齐头并进。

但是因为还不知道四川蜀王朱椿的态度,所以朱楩不急着把大军全部分散派出,到时候沐春的六万人马与彭越、牛胜率领五万兵马先打开两条战线,然后再做考虑。

毕竟现在计划的再周详,也不如变化来的快。

很多事需要等到战场上再做布置,于是暂时只是有个大概方针。

朱楩不忘跟岑花打个招呼:“之后你去挑选三万五千骑兵交给彭越他们。”

“是,”岑花自然没有半点抵抗情绪,毕竟她麾下现在足有二十万大军,连她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这么庞大的部队,光是指挥起来都很困难。

何况其中十万人还是在广南府征集的,本就是人家云南的兵云南的人,朱楩怎么调动自己的子民有何不妥?

不过朱楩接着又说道:“王福,你也从岑花这里分兵五万。赵括,你也领兵五万。”

岑花眨了眨眼,这就十万了,加上那三万五千骑兵,自己只剩下六万多人了?

朱楩暗暗计算了一番。

如今他手中的兵马分别是:大理府三支护卫所六万。昆明沐春六万。瞿能五万。彭越、牛胜一万五千骑兵,侯大苟十万瑶族民兵,岑花二十万壮族民兵。共计四十八万人马。

但是昆明与大理的兵马不能尽出,还要留下守城力量。

所以沐春的实际部队是五万人。

然后可以把大理府的五万人马交给沐晟。

王福与赵括各自领兵五万,彭越与牛胜也有五万,并且都是骑兵。

以前曾提到过,壮族民风彪悍,而且习惯养马,之前侬贞佑就有八万骑兵,所以给他们分拨三万五千骑兵并不难。

何况云南如今也囤积了大量战马,包括前年全境战乱中缴获的战利品,以及后来沈荣从四面八方,以及从草原运回来的战马与其他牲畜。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云南的力量。

“十八叔,你是不是又把我给忘记了?”一個声音弱弱响起抗议着。

不是别人,正是那李景隆。

(好吧,作者把他忘记了。)

朱楩没好气的瞥了眼李景隆,想了想,对侯大苟说道:“把瑶族弟兄分五万由李景隆率领。侯大苟,兵在精不在多,十万人马你把握不住,五万人马就可以指挥得当了。”

“战场上瞬息万变,不要以为兵多就是好事,能在战场上把部队如臂指挥,才是能耐。”

侯大苟赶紧表态:“全凭殿下吩咐。”

他可是朱楩的狂热粉丝,哪会说个不字。

朱楩也确实是这么想的,看起来在分化兵力,可对于他这个全军统帅来说,却没有一点影响。

到时候他来统管全局,只要直接对这些部队将军下令,就可以随意调度。

可如果不分兵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