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罗贯中还活着?345(1 / 2)

随着苏州府知府蔡玄被除,照理说苏州已经事毕,该继续上路往杭州去了才是。

但是朱楩并未着急,首先是得安排一支信得过的人,把这千万两级别的赃款送入国库。

本来朱楩的打算是让李景隆去的。

李景隆再怎么愚蠢,但至少能信得过,相信他也不敢干蠢事。

可惜李景隆一听这话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我才不去,皇舅爷让我跟着十八叔你出来历练,我还没学到您的皮毛呢,就想赶我回去?我不去,爱谁去谁去,”李景隆振振有词。

朱楩好气又好笑,跑我这里犯浑来了?

但是他也看出来了,李景隆这小子,其实很聪明。

毕竟他的出身摆在那里了,虽然以前是个纨绔子弟,但是能得到朱元璋的喜欢,也不简单。

他如果真的只是个普通的纨绔,老朱还会管他?

亲侄子朱文正都被软禁至死了,何况是外甥的儿子。

同时朱楩也能猜到,朱元璋这是在给自己安排班底。

老一代的比如汤徐二公,再到中流砥柱的冯胜、傅友德二公,再到年轻一代的李景隆,恐怕现存的这些国公,都在他这边呢。

鄂国公常遇春的爵位传给了郑国公常茂,但是常茂已死。

还有邓愈的卫国公爵位传给了庶出长子邓镇,为申国公,只不过后来受到李善长牵连夺爵被杀。

于是邓家丢了爵位,以至于一直到嘉靖十一年,由后人邓继坤被封定远侯,这才重新回到贵族圈子。

李善长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郢国公冯国用,也就是宋国公冯胜的哥哥,因为其英年早逝,死的太早,国公也是死后追封,所以并未传承给他的儿子冯诚。

冯诚之前还在沐英麾下效力过,也打过定边之战的大决战,就是他作为当时的右军左都督,率领火枪队,以明军强大火器击退了思伦发的战象阵。

而且冯国用的女儿就是沐英的原配夫人,也就是沐春的生母。

所以冯诚还是沐春的舅舅来着。

这位冯诚也算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本来朱元璋是打算把他召入京城的,历史上冯诚还是朱楩的弟弟,也就是韩王朱松的老丈人。

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冯诚如今还在云南沐春帐下。

这里不做赘述。

除了鲜少有人记得的越国公胡大海,还有已经被杀的凉国公蓝玉。

不知不觉间,朱楩已经掌握朝中‘半壁江山’了。

所以在面对犯浑的李景隆时,朱楩只好头疼的暂且忍耐一番。

但是他也不会让王福去押运,王福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配合最默契的副手,他要是走了,说让朱楩断了一臂也不为过。

于是朱楩只好让彭越辛苦一趟了。

毕竟事情不小,而且跟溧阳县直接隶属于京师应天府不同,此行路途不短,朱楩给彭越交代道:“此行送完银子之后,你们就直接去杭州吧,如果我们已经不在杭州,那就去宁波,或者往台州追寻。”

“末将领命,”彭越抱拳接下军令。

不过临走之前,他还提到一事:“殿下,经过我这几日的暗中观察,在蔡玄死后,营中将士与指挥使并无异色,恐怕他们与蔡玄并无瓜葛。”

朱楩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之前朱楩让大军进入城内大营,就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一旦全面与顾家发生冲突,可以在第一时间控制兵营,以及迅速掌控城防,并且对顾家进行全面控制。

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了,而且他还特意让彭越在军中暗中观察,证明苏州城的部队和蔡玄没有关系。

可别小瞧朱楩的这几手安排,其实对他威胁最大的,就是怕蔡玄与军中大营有所勾结,万一不小心在这里阴沟翻船了,哪怕以朱楩的强大个人武力不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那也丢人丢大了。

朱楩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拳头大才是真理,又叫做枪杆子里出政权。

所以入城的第一时间,他就默默的把苏州城的城防暗暗把控了。

直到此时,才彻底解除境界。

而且派彭越更能让人放心,牛胜这家伙就算有点小聪明,也唯恐路上出点什么差错。

万一有那胆大包天的匪徒搞个‘生辰纲’大案出来,难道朱楩要学青面兽杨志去卖刀不成?

“不对,卖刀是在生辰纲之前,生辰纲之后他就直接去梁山落草为寇了,”朱楩嘀咕着。

因为水浒传是杜撰的,不是历史,所以朱楩就算恶补过一番知识,也不知道水浒传的所有细节啊。

“你在嘟囔什么呢?”汤欣恰好经过,好奇的问了一声。

朱楩随口说道:“只是水浒传里的一个故事。”

“水浒传?”汤欣顿时眼前一亮,这段时间抽空已经听完了白蛇传,并且让她开始对这些故事话本感兴趣起来。

尤其是这水浒传。

“我听说过,这是一个叫施耐庵的先生编写的故事,由罗贯中先生代为整理。据说罗贯中就在杭州,而且正要编纂一本以三国为题材的话本,名为三国演义,”汤欣大为激动。

其实应该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或者三国志演义才对。

“等会儿,伱说罗贯中还活着?”朱楩一愣。

四大名著谁不知道,三国演义就是罗贯中所编著的,虽说是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也足以看出罗贯中的文才。

而且罗贯中与施耐庵,也就是写了水浒传的那位,也有着很神秘的关系。

因为施耐庵的史料记载几乎难以查证,就是很难考证这个人是否真的存在过,而且施耐庵的名字反过来,又很像是‘俺乃是’的发音。

由于出现过施耐庵和罗贯中的联合署名,联合起来,不就是‘俺乃是罗贯中’吗?

于是有人推测,由于罗贯中曾经追随过张士诚,乃至在朱元璋攻打张士诚,派出的大军康茂才,就是被罗贯中给张士诚出谋划策所挫败的。

事后罗贯中怕被清算,于是化名施耐庵。

因为两人的文风实在太像,加上水浒传说是施耐庵所著,但是后期也大多都是罗贯中修编的。

包括现存不多的,出自万历年间的水浒传印本上,都有类似‘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的署名。

所以才有这样的假设,认为施耐庵其实就是罗贯中。

当然也有人认为两人是师徒关系。

总而言之,貌似罗贯中竟然还健在?而且就躲在杭州潜心修书呢?

有意思。

朱楩突然觉得有趣,于是喊来顾纹,问他:“你可知道罗贯中?”

顾纹面露苦笑的说道:“知道一二,知道一二。”

难怪他会如此尴尬。

因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所有人都知道他推崇蜀汉,鄙夷东吴。

曹魏至少也是枭雄,而东吴呢?

当时蜀吴乃是盟友关系,而且面对着强大的曹魏,蜀国正在与魏国交战,你东吴竟然背信弃义背刺盟友?

甚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吕蒙白衣过江代表着什么含义。

因为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到处都在打仗。

所以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白衣是商人,不会威胁到各方势力。

等于说吕蒙以白衣过江,属于是耍诈了,这才让人防不胜防。

尤其是关羽死后,三足鼎立局面被破,不论是蜀汉还是东吴,情势都是急转直下,更加让人觉得讽刺。

偏偏三国时期的东吴势力范围,就是如今的江南。

而且顾纹的祖先顾雍,就是当初孙权的丞相。

顾纹笑的很尴尬,心中暗骂,这个罗贯中,竟然真要出书三国志演义吗?

你这是把咱们江东父老的脸给抽的啪啪的啊?

“行啦,已经四月了,不能再继续这样耽搁下去了。该查办的贪官也都查办了,之后就等朝廷派来新的官员了。百姓们也都安抚了,此地之事该做的都做完了。”

“是时候继续往南边走了。不如咱们去拜访一下这位罗贯中先生?”朱楩挑挑眉,突然对罗贯中产生了兴趣。

毕竟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很有可能还算是一部半的作品与他有关。

可惜吴承恩是嘉靖年间的人,不然就可以看着他写西游记,顺便没事催个更啥的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洪武二十七年的四月初三了,春风拂柳,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外面的柳树都发芽了。

朱楩心说过的真快啊,时间好像流水,一转眼就过去了呢。

也是苏州如天堂,让人流连忘返,一转眼时间就会过的很快。

而这一天,也是时候该出发了。

既然有这样的打算,朱楩自然不愿意耽搁。

于是跟汤欣打了个招呼:“去跟我妹子说一声,做好准备,出发赶赴杭州。对了,她在干嘛?”

“她?她在打坐修炼呗,”汤欣撇撇嘴。

朱楩眨眨眼,问汤欣:“那你怎么没修炼呢?”

修炼之事,朱楩从不曾懈怠,只是虽然如今他进入了第二重境界,已经可以从天地之间吸取灵气,让修炼速度大大提升起来。

可是距离达到第三重境界还是差距太多了,恐怕至少在今年之内无法突破。

徐妙锦也修炼到了瓶颈阶段,她感觉随时都有可能突破,但是偏偏又突破不过去,总觉得还欠缺点什么。

徐妙锦自己心知肚明,以前她一直是跟朱楩双修的,靠着朱楩的帮助,以阴阳调和,加快进度。

那种事半功倍的速度太快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