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真是顾家的房子啊339(1 / 2)

当朱楩带着不信邪的心理,跟着李景隆穿大街走小巷,最后竟然来到一座偏僻到不能再偏僻的小农院时,不禁整个人都傻眼了。

“五百两,”朱楩一只手指着眼前的小破院儿,一边看向李景隆,你给我解释解释,五百两银子能干啥?

就是在京城买这么一座院子,甚至都用不上五百两。

以晚清曾国藩到北京租了个四间房院子,每月三两银子左右的房租来算,也就是每年几十两银子,还是京城的价格,并且地段不错。

这是啥呀?别说市中心了,都快出城了好吧。

事实上李景隆之前还真打算在城外小村子里买一农舍来着,在苏州城外确实有成片的村子和房舍。

可能是觉得不利于打听消息,所以才没那么做。

但是五百两银子啊,不说买一套几进几出的大房子,也不至于这么落魄吧?

“你可真行,”朱楩都懒得骂李景隆了,只觉得这个纨绔子弟根本不知道油盐米贵。

只有李景隆一边帮忙把汤徐二女的马车迎进院,一边委屈的解释道:“我的叔,就这还没人愿意卖呢。您是真的不知道,那顾家才是这苏州城的土皇帝。”

顾家,一个江南根深蒂固的大家族,连之前那个张家跟他们比较起来,都不可同日而语。

这么说吧,顾家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尤其是三国时期的顾雍,就是顾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可见一斑。

当初东吴时期,顾雍曾在孙权麾下出将拜相。

比如建安五年,顾雍被孙权认命为讨虏将军,领会稽郡太守。

也是因为顾雍的作用,让吴郡顾氏开始崛起,乃至一直到了今天,都没有衰败。

历经多少代,又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一个家族能走到今天,可不简单。

而顾家之所以有‘顾家的房子"的说法,其实还要追溯到张士诚时期。

当初苏州府还是张士诚的地盘,在朱元璋来攻的时候,就是靠着沈万三等苏州百姓大力支持,才能固守苏州达八月之久。

虽然后来朱元璋没有进行屠城的血腥报复,可历史八个月的战事,仍然对苏州城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和破坏。

再加上著名的洪武赶散事件,导致了苏州城的许多大户都被迫离开了家乡,迁徙到了苏北地区,或者到了京城。

就比如沈旺,沈万三一家的祖籍本是湖州路乌程县人,后来到了苏州城。

就因为沈万三当时大力支持张士诚,才被跟着一起迁往京城,虽然沈万三最后还是被流放了,但是沈旺带领着沈家,如今只能居住在京城,可不敢轻易回到祖籍所在地。

这就导致了,顾家在没有动摇根基的前提下,甚至因此而一家独大。

就这么说吧,在重建苏州城的过程中,可以说全城的土地,都几乎成了顾家的房产。

顾家的房子,也因此而来。

不但许多重建的房子是他们家盖起来的,连曾经那些大户世家离开时,也不得不把房产卖给了他家。

说句难听的,连官服都拿顾家无可奈何,就连他们想用地,那也得先问问顾家的意见。

至于城内房子为何这么贵,也是因为顾家掌握着大量的房产,但是却不会轻易出售。

毕竟是几百年的大家族,不差那点钱,于是他们只是把房子租售出去。

久而久之,就导致了苏州城内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一房难求。

“竟然还真特么炒房来了?”朱楩整个人都不好了。

朱楩甚至都要怀疑,这顾家该不会也有穿越者吧?竟然目光如此毒辣?

因为他深知,房子是刚需,你一家老小总要有个屋瓦遮身吧?

别的不说,总要有个能生活的房屋吧?

而一旦让顾家长此以往霸占整个苏州城的所有房产,光是收租,就可以吃喝不愁,钱财源源不断的纳入腰包了。

这可还行?

“这顾家可有什么违法乱纪,或者欺压百姓的罪名?”朱楩微眯双眼,看来,得收割一波韭菜了。

“呃,没有,”没想到李景隆尴尬一笑,表示这顾家乃是历经数朝,存在了几百年的老牌家族。

这么一个世家,虽然也会有纨绔子弟,但是不多。

正所谓富不过三代,可只要超过了三代,就会积累很大的底蕴,哪怕一开始是暴发户,慢慢的也会变成世家。

顾家的资历摆在这里了,从三国东吴时期就已经是名声不小的家族,这样的大家族又怎么可能随便出现诸如张湛那种作恶多端的弟子。

就算真的出了,不等别人来告,他们自己就先处理了。

要么逐出家族,要么直接在族内禁闭,绝不会给人留下把柄。

这就是世家。

朱楩皱眉,终于遇到了麻烦。

其实之前的溧阳县张家,根本不是江南张家的本家,而是分出来的分家,真正的‘张家的才子"所指的乃是江南本家的张家,是与顾家平起平坐的大家族。

顾陆朱张,那是三国东吴时期的四大家族姓氏,其中顾家和张家可谓是原封不动保留至今的,底蕴刚刚的。

这些家族就算真的做了违法乱纪的事,那也是滴水不漏的。

“那你是来干嘛来了?”朱楩只能把怒火发泄到李景隆的身上。

李景隆委屈的说道:“之前我的话还没说完。之前李贵留下的锦衣卫,虽然没有查到顾家的事,但是这个蔡知府可不简单。十八叔可还记得,几年前苏州曾经遇到过洪灾。”

朱楩直接摇了摇头,他哪里注意过,几年前他可是正处于小透明阶段呢。

李景隆干咳一声:“其实我也不知道。”

喂。

“不过不要紧,这都是小事。但是这位蔡知府的事可不小,他当时谎报灾情,夸大其实,说的好像太湖要把苏州全府淹了似的。结果却一边贪污了朝廷派发的赈灾粮款,一边把本该上交朝廷的税银岁粮装入了自己的府库。”

“这苏州府原本就有田地六万七千多倾地,折合为六百万亩。”

一顷地为一百亩。

“后来又开荒开垦增加到了九万五千四百倾地。其中六成为官田啊,只有四成才是农田。光是一年的税,足以让他蔡家荒Yin无度用十辈子都吃不完了。”

朱楩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竟然揪出来一个如此可怕的贪官?

连朱楩也全然没有想到过,本来他是奔着顾家而来的,结果顾家没多大的事,这蔡玄蔡知府,才是个大老虎啊。

“等一下,以我爹的能耐,不可能只听说有灾情就派发赈灾粮款,然后就不管不问了,怎么可能,”朱楩又开始怀疑起来。

“其实皇舅爷曾经派过钦差大臣下来调查此事,但最后却不了了之了,因为当时来调查的人,正是秦升,”李景隆说着说着低下头去。

“谁?”朱楩皱眉询问。

“秦升,左都御史,十八叔您曾经抽过他的,”李景隆嘟囔一句,当时他也在场,还被吓了一跳,从那以后就再也不敢招惹这位脾气暴躁的十八叔了。

朱楩心里一动,是他啊。

(作者也忘记当初给没给这个倒霉的左都御史安排名字了,我记得应该没有。如果记错了我去改.。)

说到这个秦升,能做到左都御史的位置,可见他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事实上秦升确实很有作为,首先他就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不但少年有为,而且清正廉洁,曾经拒绝过很多地方官员的行贿,反而弹劾了不少贪官污吏,所以才深受朱元璋的器重,担任着左都御史的重任。

“可就是这么个人,不也贪污受贿了?呵,”朱楩冷笑,嘴角挂着一抹讽刺的弧度。

也不得不说,锦衣卫不愧是锦衣卫,竟然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事情调查了出来。

而根据锦衣卫的调查,当初就是秦升亲自来调查这件事的,不过那个蔡玄倒也没有傻呵呵的送银子,那种行贿方式太傻了,也数次证明了秦升可不是那么好拉拢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