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朕可不是商量331(1 / 2)

今日早朝,其实本来也没什么大事,传唤彭越与牛胜入宫,也只是当面再褒奖一番。

同时彭越和牛胜也可以趁此机会,当面朝圣一番,感谢圣恩。

至于论功行赏以及犒赏全军等一应事务,也都早就决定好且分发下去了。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可朱元璋却突然提及:“楩儿,眼瞅着就要到月底了,等到三月初一,你就开始出发,由京城出发,先在咱们江南转一圈,然后一路沿着海岸线往西南而去。年前你从北方出发又从东边归来,所以今次就从南边出发往西边而去吧。”

这是在交代朱楩巡视天下的路线了。

朱楩正要点头答应。

文官队列当中,有人在唉声叹气,也有人勇敢的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此事不妥啊,当今储君乃是皇太孙殿下,就算要代天子巡视天下,也该是太孙殿下才是啊。”

“哦?”朱元璋竟真转头去看朱允炆,问道:“允炆,你是否愿意替朕分忧呢?”

朱允炆下意识抬头看看朱元璋,就连他,此时也摸不清皇爷爷到底是在做着什么打算。

有心想要答应,可这样一来,他就要离开京城了啊。

巡视天下,出去容易,可到时候该怎么回来呢?又什么时候回来呢?

别不是找个理由把自己弄出去吧?

何况他走了以后,这朝堂之上,岂不是更由着十八叔胡来了?

他怎么舍得离开政治中心。

加上他现如今已经开始隐隐有监国的局面,很多政事他都有所参与。

朱允炆犹豫了。

朱元璋皱眉,他已经渐渐厌烦了,觉得朱允炆什么都好,确实继承了朱标的许多风格。

可不该的就是太过优柔寡断。

去就去,不去就不去,想要什么伱就说。

在那里沉默寡言的,咱还能猜到你的想法吗?

之前还想给他铺路,现如今嘛。

朱元璋摇摇头,转过来继续对朱楩交代起来:“你小子这次出去可不许胡作非为,虽然咱又把尚方宝剑交给你了,你可不能再搞出先斩后奏的事来。”

听说朱元璋竟然又把尚方宝剑给朱楩了,所有人都是一惊。

陛下偏爱滇王,已经都不遮遮掩掩的了?

朱允炆心说,那我走?

“还有,”朱元璋接着说道:“如今海上也不太平,那些倭寇实在是让人头疼。咱派大军围剿,他们就四处逃窜。等大军回撤,他们就又出来犯边。”

“本来咱的意思是坚壁清野,把海边百姓都迁移到内陆之中来。但是许多百姓却以为咱怕了区区倭寇,咱只是不想他们白白遭到洗劫罢了。”

朱元璋说着说着,就气不打一处来。

因为明朝海岸线很长,可以说一路从山东沿海一直到福建地区,根本防不过来。

所以朱元璋才只能出此下策。

至于两广地区和海南岛,如今还属于岭南,岭南地区在古代可是属于落后的地方,和江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相差万里。

“你去那边巡查一下边防情况,”朱元璋交代着给朱楩的任务,顺带着说道:“本来当初咱是让你汤伯伯去练兵的,本该让他跟你一起的。可惜你汤伯伯刚刚痊愈,还需要休息啊。唉。”

他故作叹息。

汤和立即心领神会的说道:“给陛下和国家分担解忧,乃是臣子分内之事。如若殿下不弃,小女汤欣乃是深得老臣的真传,不说精通海战,却也懂得水军如何排兵布阵。当初也是小女陪着老臣去过江浙等地啊。不如让小女陪着殿下一起?”

“甚好,”朱元璋当即答应了下来。

朱楩张张嘴,两个老狐狸,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啊。

别说朱楩了,满朝文武都在看着他俩在那里唱双簧。

之前是因为什么而大吵特吵过来着?差不多全都知道你们要把汤欣和徐妙锦一起打包给滇王当老婆了,还绕什么弯子呢真是。

“还有徐达的小女儿妙锦,那丫头之前就跟楩儿在草原上立下汗马功劳,战场上杀敌,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这次就让她们一起陪你出去转转吧,楩儿,可不要欺负她们哦,”朱元璋给朱楩眨了眨眼。

那是不让欺负吗?那是提醒他好好欺负吧?

朱楩都气笑了,你别给我眨眼,我不懂。

“还有,彭越、牛胜听命,”朱元璋看向下方。

彭越和牛胜对视了一眼,颇有些胆战心惊的出列站在那里。

和清朝不同,明朝还没有那么大的奴性,如果没有犯错,百官只需站着听宣就是,除非特定场合。

比如早朝和退朝啦,比如接圣旨口谕啦,再或者祭天大典等等。

平常见到皇帝也不需要动不动就跪下。

朱元璋看着两人,突然说道:“尔等可知罪?”

彭越‘噗通’一声就跪下了。

牛胜还在发呆,被彭越一把抓着胳膊也给拽下来了。

“怎地?你这头憨牛还不服?”朱元璋冷笑一声,拿手指着两人,说道:“以为咱不知道?你们私下里已经对滇王效忠了,是也不是?”

彭越低着头,额头浸透了冷汗。

牛胜浑身一震,下意识说道:“陛下您怎么知道?”

“我怎么知道的?这天下之事,有什么事是朕所不知道的?”朱元璋说着,看向了朱楩。

朱楩耸耸肩,其实他早就知道,既然自己的护卫所有锦衣卫,二哥的护卫所里当然也少不了。

那钱术其实就是锦衣卫。

不但钱术,在部队之中,显然还有其他人肩负着锦衣卫的职责。

包括朱楩自己也是如此,当初不就有王福和李贵一明一暗两个人负责随时报告朱楩的一举一动,唯恐他学靖江王朱守谦,一到了云南就作恶多端起来。

又或者跟朱檀一样,在京城时还是礼贤下士颇有贤名,一到了藩地直接就成了贪欲好色之辈,甚至炼丹炼药以至于把自己都给吃死了。

朱元璋也是被这些个不孝子给弄出心理阴影了。

甚至于,朱楩还知道,除了李贵以外,云南各地都有锦衣卫,不下上百人。

只是那些锦衣卫的伪装身份只是普通人,就不如李贵那样能接触到朱楩的核心秘密,所以朱楩也懒得把他们都一一揪出来。

而随着这支部队彻底效忠朱楩,他也已经可以清楚知道每个人的身份。

部队里面,至少有五个锦衣卫。

在洪武年间,没有东厂,更没有西厂,朱元璋就是靠着锦衣卫掌握天下所有信息的,锦衣卫的数量,光是在京城内怕不是就有数万,若是放眼全天下,经过朱元璋二三十年的暗中布置,不说百万,也得有个十几万几十万。

说句难听点的话,在京城内,你都不知道哪一个是锦衣卫,甚至可能一条街上的行人,都有可能是锦衣卫。

所以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虽然只是二品或者三品的官职,可他的权力却可以只手遮天,他更是只对朱元璋负责,是朱元璋的直属部队,谁都指挥不动。

这个位置有多重要,朱楩当然知道,所以今后李贵是一定要取代他的。

扯远了。

朱楩既然知道老朱耳目通天,自然没有惊讶昨天晚上才发生的事,老朱马上就能知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