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牛胜与彭越归来了328(1 / 2)

朱楩在离开皇宫之后,先是回了一趟自家的王府。

因为没有马车的关系,他还把人家徐膺绪和徐增寿兄弟的马车给借走了。

至于两兄弟之后想回家怎么办。

徐增寿表示:“我们可以坐大哥的马车,不碍事。他不喜欢殿下,总不至于会把我们两个亲兄弟赶下去。”

朱楩无语,心说小舅子,你可长点心吧。

其实徐增寿比徐妙锦大,但是总不能喊大舅子,大舅子是徐辉祖啊。

难道喊他三舅子?

也不对,徐达早夭的那个儿子是老三徐添福,徐增寿是老四。

四舅子?也不好听啊,以后就喊小舅子吧?

于是朱楩就坐着徐府的马车堂而皇之的回家了。

“殿下?您昨天一夜未归,这是跑到哪里去了?害得我们一顿找,”小宝子见到朱楩归来,顿时一惊一乍起来。

“找我作甚?我不是让王福回来了吗?”朱楩反问道。

他自己去人家徐府偷家了,当然不好太明目张胆,于是让王福自己回家了。

王福此时也从朱楩分给他的小院里走了出来,好笑的看了眼小宝子,说道:“我是说过不用担心您,但是小宝子怕您不小心迷路到秦淮河畔,所以才着急的。”

朱楩一开始还没明白,后来才想起来,秦淮河畔,靠,那不是花船的烟柳之地吗?

其实秦淮河畔的盛行,还跟朱元璋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应天是如今的首都京城,加上朱元璋重视科考,更是把应天府贡院建在秦淮河畔,作为南直隶考生乡试的场所。

导致天下学子纷纷而来,才让秦淮河畔逐渐的成为热闹场所。

其中又有许多胭粉生意追着这些学子文人而来,结果就形成了花船的独特风格。

不过实际上早在唐朝,就有杜牧、李白等大诗人留下过著作,也许秦淮河的名声早就名传天下了。

只是明清两代,秦淮河在鼎盛时期达到了十里秦淮的程度,还有秦淮八艳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比如柳如是和陈圆圆,还有李香君和董小宛等等。

就算不知道全部,也该知道其中几个吧?

可朱楩身为藩王,如今名望更是炙手可热。

若是被人看到他也跑去逛花船,百姓们怎么想?合着你平时都是演出来的贤名,其实你跟其他纨绔子弟一样,也喜欢逛窑子啊?

那就全完了。

不是说不能逛,而是伱既然想要贤名,就得为了维护这份名声付出努力,不能既要又要。

就好像既当又立一样。

朱楩顿时哭笑不得,是他家的两位妻子不美吗?何况如今还有个汤欣在对他‘虎视眈眈’,何必去逛花船呢。

说真的,朱楩也在京城待这么久了,而且不像当初那样需要小心翼翼,他也听闻过秦淮河,但是却从未打算去见识见识。

也没啥好见识的,就算是歌舞表演,诗词歌赋,难道后世还没看过选美比赛啊?

呃,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也相差不多?

“好了,少废话,去准备点吃的,然后给我准备一套普通的衣服,不要那么华丽。还有王福,牛胜和彭越他们今天要回来了,咱们得去看看,说不得还得给他们接风洗尘呢。还有得派人去一趟沈府,那些牛羊得尽快换成粮食给草原各部落送去。说起来宁夏镇那边年前的那些牛羊都换完了吗?可有亏欠?”朱楩没心思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正事还有一大堆呢。

王福心里一动,想起和两位同僚并肩作战的过往,笑着说道:“理该如此。”

至于宁夏镇那边交代的,从年前开始源源不断给阿鲁台部送去的粮食,这些事一直都在让唐杰和钱术在做。

尤其是钱术,既然当初他选择明哲保身,那就让他做别的事吧,加上他其实还身负锦衣卫的职务,做这件事倒也不难。

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么,可就不要怪朱楩治他罪了。

当天上午九十点钟,京城里面热闹了起来。

毕竟彭越他们不但有着一万四千多大军凯旋归来,甚至还驱赶着十几万的牲畜,如此规模的队伍,自然是引起了城内的注意。

而且有关朱楩年前年后在草原上的建树,早就在京城内传开了。

现在不过才半个多月,彭越他们比朱楩晚了二十来天从北平赶到京城,百姓们自然还没忘记这件事。

只见许多百姓都自发的来到大街上夹道欢迎,虽然不至于载歌载舞,那也是激动不已,欢呼雷动。

可毕竟队伍的规模太过浩大了,根本没法进城。

再加上朱楩不多不少,带着这支部队征战了半年之久,这支部队也养成了军纪严明的好习性。

于是部队就在城外停靠了下来,不但部队整齐划一,连那些牲畜也被管理的井井有条,不至于到处乱跑。

这让城里的人看得是啧啧称奇。

与此同时,朱允炆这边也已经做足了准备,由他亲自领队,率领着一支规模肃穆庄重的仪仗队,举着圣旨,赶赴城外大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

朱允炆开始按部就班的,宣读着圣旨中的内容。

其实关于全军犒赏以及对彭越与牛胜两将的奖赏,以及对有功之士和牺牲战士的安排,那是早就已经决定好了的。

朱允炆只是来走个过程,先宣读了一番将士们的功绩,再赞扬一番,以及感慨一番,最后再嘉奖一番。

也就是这套流程吧。

只不过,牛胜一脸惊诧的扫视着周围,最后纳闷的抓抓脑袋,嘀咕着:“怎么不见咱们殿下呢?”

咱们殿下?

朱允炆微眯双眼,看似面无表情波动,眼中却闪过一抹阴郁。

看来这支原本属于秦王府的部队,也已经暗中效忠十八叔了啊。

“二位都指挥使,还不接旨吗?”不等朱允炆发话,随行的太常寺卿黄子澄就已经高声厉斥了起来。

太常寺卿的职务本是祭祀等相关事宜,比如祭祖啦,祭天啦,这种。

不过要是朝廷举行大礼时,也有太常寺卿接管,或者赞引的例子。

虽说这样一来礼部总会和他们吵架就是了,因为你太常寺手太长的话,还有我礼部什么事了?

彭越狠狠的瞪了眼牛胜,这头蠢牛,瞧你干得好事。

彭越很冤枉,他可真没有私下里投靠朱楩,反而一直都是壁垒分明的。

这下好了,自己被牛胜裹挟着被迫站队了,这要是被皇太孙因此而记恨上了,那可不好。

牛胜才冤枉呢,凑近彭越,小声嘀咕:“我说老彭啊,咱们是立功了吧?怎么感觉像是要问罪啊?”

“你快闭嘴吧,”彭越都想骂他了,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连忙拱手跪倒了下来。

他一跪下,立即带动着全军都跪拜了下来。

毕竟是要迎接圣旨。

牛胜可不是蠢牛,也连忙跪在一旁。

随着圣旨一下,两人立即平地升了两级,从之前的三品卫指挥使,直接成为了正二品的都指挥使。

甚至可以说连升三级也不为过。

因为他们本来只是秦王府的护卫所指挥使,就不如唐杰那种一方大吏的指挥使来得自由自在,权力也相差甚远。

但是成为都指挥使之后,那可是一府将军,譬如瞿能,若是瞿能还在四川,那么四川大小兵马部队,理论上来说都该由他来调度的。

这是何等威风?连蜀王朱椿都无比倚重瞿能的。

可惜瞿能被朱楩给半路截胡,连蒙带吓弄到云南去了。

一番论功行赏之后,自然还有大笔的封赏银子。

除了犒赏全军外,还要接手这支部队带回来的战利品。

譬如说那三万匹宝马良驹,单论数字看起来不多,可实际上却很可观。

毕竟中原历来缺马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