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蓝玉这个憨货179(1 / 2)

先以三万兵马,几乎全歼了十二万敌军,随后又接连歼灭了八万敌军?

这是何等丰功伟绩啊。

这是何等的勇猛无双啊?

要知道,这是三万人对战二十万,虽然不是一口气对战的,却也大差不差。

这可比当初朱楩与沐英合并十六七万面对思伦发三四十万时,兵力悬殊的还要更大,几乎有十倍的差距了。

虽然维摩州十一寨与广南酋侬贞祐还未制造过大的混乱,却也足以称得上是不世之功。

连蓝玉下朝以后,都呆住了。

因为他自负武力十足,可就算是他,也不敢说在如此兵力悬殊之下,可以全歼如此之多的敌军。

蓝玉敢打敢拼,他不会惧怕。

但问题是,先把十二万敌军歼灭十一万,又把八万狼兵尽数诛灭。

这可是古代,歼灭战很少发生,真打到了那个程度,可以说敌我双方已经是不死不休,可想而知敌人死伤无数,那么己方也一样会死伤无数。

而且能打到这种程度的部队,可谓是悍不畏死的骁勇善战之精兵,自古以来也没有多少部队可以做到。

这样的部队,已经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之死士。

皇宫内殿,徐达跟随着朱元璋的皇驾,一路来到殿内。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徐达一进来就抱着拳头祝贺连连。

其实在清朝以前,就算面见皇上,许多朝代的大臣都是不需要跪拜的,是从清兵入关以后才带来了奴性。

所以虽然此时面见洪武大帝朱元璋,可一不是在朝堂之上,二又不是听宣圣旨或者口谕,加上徐达和朱元璋的关系,所以只是拱拱手就是了。

可朱元璋的脸色却阴沉似水,坐下来以后就问徐达:“有什么好恭喜贺喜的?”

“啊?”徐达一愣,心说陛下你刚才在朝堂上,不还说朕之虎子吗?怎么又反悔啦?

因为上次就反悔一次了,这已经不是头一次了。

朱元璋也有些尴尬,轻咳一声,怒斥道:“这个滑头小子,咱本来想在年前把他召回京师,把他好好臭骂一顿敲打敲打。你瞧瞧他之前干得那些事,连胡渊都给宰了。胡渊曾经跟随咱南征北战打天下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

徐达很无奈,又来翻旧账了。

那都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还没过去呢?

“再说说这次,三万兵马,先歼灭十一万,再全歼八万?糊弄鬼呢?肯定是沐春从昆明也有派兵支援,否则断然是做不到的,”朱元璋笃定的说道。

因为他有秘折,知道朱楩确实曾到过昆明。

虽然朱楩已经知道大理的锦衣卫是谁了,这次也把那个二五仔留在后方了。

但是,谁说昆明就没有锦衣卫了?

不如这样说,所有由明军和汉臣所掌握的城市里,都有锦衣卫。

难道朱楩以为,自己不知道他见过沈万三?见过张三丰?甚至还把沈万三的儿子沈荣收留在身侧?

他以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是吧?

“他就是不想见咱是吧?而且以前还叫苦连连,给咱哭诉他的不容易。结果全是狗屁。还送咱一块破玻璃,其实他有更好的。徐达,你给咱说说,这天下有这么给人当儿子的吗?嗯?”朱元璋气得大发雷霆。

徐达瞥了眼正在气头上的朱元璋,心中为朱楩叹了口气,感到不值。

因为徐达知道,今天早上,朱元璋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正在气头上,结果朱楩的消息就撞在枪口上了,把朱元璋的火药桶给点炸了。

至于朱元璋到底在生气什么。

徐达不知道,朱元璋也不可能告诉徐达,其实是因为,就在前几日,朱元璋已经为凉国公蓝玉加封为了太子太傅。

可是蓝玉却竟然敢在私下里抱怨不满,说他难道不能当太师吗?

朱元璋顿时暴怒如雷霆。

这该死的蓝玉,从他当初征战北元开始,虽然他有捕鱼儿海大胜的功劳,却持功自傲,恐怕有功高盖主的嫌疑。

甚至在捕鱼儿海战役班师回朝时,不但凌辱了北元王妃,乃至在夜抵喜峰关时,因为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

朱元璋这才封他为凉国公,一字之差,本打算敲打蓝玉。

可是蓝玉却越来越目中无人了,也越来越不像话了。

而且蓝玉在军中还收了许多养子为他效命,军中人事升迁调动也全是他说的算,简直一手遮天。

他到底要干什么?造反吗?

现在自己还活着,他就如此,若是等到自己死了,朱允炆新君上位,是能镇得住这蓝玉?还是能镇得住他十八叔?

更别提在燕京还有老四,连带着老二老三也不是省油的灯。

朱元璋真是头疼不已。

蓝玉啊蓝玉,伱可真是活到头了。

朱元璋微眯双眼,别看他已经年迈,但是身上的杀气,却比朱楩的还要浓郁。

徐达浑身一震,难道陛下终于要对自己的骨肉下手了?

想到这里,徐达冷汗直流,赶紧上前拿过朱元璋从朝堂上拿到这里的那封奏章,打开看了起来。

片刻后,徐达捋着胡子,不禁赞叹起来:“陛下,这滇王殿下真可谓是有勇有谋,计出不穷啊。”

“哦?”朱元璋从内心世界回过神来,看了眼徐达,也不在乎他看奏章,问道:“都是怎么说的?”

徐达缓缓开口,给朱元璋述说起来。

和之前不同,小太监在朝堂上禀告的只是大纲内容,也就是朱楩两次平叛的前因后果,而此时才是详细的内容经过。

朱楩也不含糊,把自己率兵先赶到昆明了解敌军情况,然后才赶到丘北县,接着得知丘北县十一寨已经尽起十二万大军要来包围自己。

于是朱楩略施小计,先示敌以弱退向龙潭沟,接着在这里埋伏下来,再等敌军深入时,靠地利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的经过,全都详细记载了下来。

朱楩也没有好大喜功,而是一五一十的说出了真实情况,讲明白是因为那维摩州十一寨寨主之间本就不和,平时寨子之间就有摩擦,于是在中计以后还簇拥推搡成一团,这才给了他一网打尽的机会。

朱楩表示,如果敌军不是乱哄哄成一团,自己本来的打算是把敌军中军拦腰截断,然后趁着敌军士气低迷把敌军前军后军震慑降服,收拢俘虏。

其实他也没想到能把敌军一网打尽。

至于广南酋侬贞祐,朱楩也说明了详细情况和经过。

像是当时他已经分出一万兵力,其中还有数千骑兵去火速掌控十一寨的情况,当时手里其实只有两万兵马。

为了对付侬贞祐,朱楩这边先把全城百姓集结起来,然后收服了彝族的民心,这才敢和侬贞祐决一死战。

如果不能保证内部团结,他宁可暂时撤出丘北县城,之后再寻求办法。

之后自然就是怎么安排阿琼等人假扮寨主投降,然后以谋略诱骗侬贞祐大意入城,再一举歼灭了侬贞祐的过程。

只不过其中省去了朱楩自己在城墙上,犹如天神下凡一般开挂级的发挥。

其实之后消灭四万狼兵之所以那么顺利,跟朱楩的强大个人武力有着极大的关系。

他的可怕力量,不但激励了己方士气,也让敌军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才一网打尽的。

总而言之,朱楩并无隐瞒,把这两次战斗经过都详细写了出来。

朱元璋一时之间瞪大双眼的看着徐达,满脸的不敢置信。

徐达则笑着说道:“如若不是诚意伯(刘基刘伯温)早已病逝,臣都要以为滇王殿下是刘基的弟子了。”

朱元璋曾把李善长比作萧何,把徐达比作韩信,至于张良,恐怕唯有刘伯温能够相比。

而且刘伯温虽然身为谋臣,却不以阴谋为策,这一点和妖僧姚广孝又有不同。

比如历史上的靖难之役,就是姚广孝建议朱棣在后期直接进攻应天南京,这才终于一锤定音,攻占了应天城,得到了最后的胜利。可如果是刘伯温的风格,那是不会轻举冒进的,虽然可以得到巨大的胜果,可一旦棋差一着,那也是满盘皆输。

所以刘伯温会让朱元璋派人守住洪都,再筹集全部兵马去和陈友谅大决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