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想要逼我造反吗?162(1 / 2)

这一晚上,沈荣是累坏了。

为了尽快控制住营地里的病情,他一直都是亲自监督着熬药的过程,不敢有一丝懈怠。

毕竟这可是事关两千多人的生死啊。

话说回来,虽然朱楩选择的是中药方子,可毕竟这是系统出品,由系统直接开出的药方,所以药性并不慢。

就在当晚,其中病情最重的那批人,就已经缓解了许多。

至于病情最轻的人,甚至已经可以起来帮忙照顾其他人了。

朱楩也暗暗松了口气,总算这几万资源没有白白浪费。

光是十八次采血化验就花费了九千资源,开出药方也要五千资源,更主要的是后面需要购买大量的药材,每一样都要资源的。

只这一晚上,朱楩就花了整整三万资源。

不过好消息是病情全都得到了缓解,别说发生瘟疫了,恐怕等到天亮以后,让沈荣按照药方再去城里买一批药回来,就能彻底治愈所有人了。

这一忙转眼竟然就到了次日清晨。

许多百姓们经过一夜的折腾,如今已经困倦的,很多人都就地而眠了。

反倒是朱楩还很精神,拉着沈荣来到营地外边。

“沈先生,眼瞅着冬天就要到了,你这里怎么如此简陋?别到时候全都给冻死了,”朱楩皱着眉,表情严肃的望着沈荣,怀疑他是不是中饱私囊了?

沈荣赶紧说道:“殿下,这不是刚把他们安置下来吗。主要是我想过几日让他们分批次进入城内,然后在大理城内安顿他们。如您所说,城外生活简陋,恐怕难以度过这个冬天。赶等到来年,您不就要准备开设学府了吗?”

朱楩这才点点头。

他在去年的时候,曾经在城内购置了一片房舍,以那家铁匠铺为中心,在周围有一圈房产是他的产业。

后来随着铁匠铺一起归置到了沈荣的名下。

别看沈荣没有一官半职,可是朱楩还是很重视他的,甚至称呼为先生以示尊敬。

毕竟沈荣能给他赚钱啊,而且是大把大把的银子。

喊一声先生又不吃亏,这沈荣已经有四五十岁了,自己才十二岁,就是喊一声大叔都可以啊。

这可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鸡,本身也是一只大金鸡。

“话说回来了,我昨夜也去看了一下那个农场,”朱楩提到的,正是沈荣这次从中原一路带回来的那几十头耕牛,以及数量相差不多的驴子。

虽然战马难找,可是驴却普遍。

只不过驴肯定不能当做战马,而且驴脾气倔,不如老牛更低有耐力,那玩意儿真是赶着不走抽着倒退。

这是一种很有个性的动物,一点招都没有,主打一个你敢杀我就敢死。

所以古代很少有用驴当耕地劳作主力的。

包括沈荣也只是顺道买了一批带回来的。

可此时朱楩却打起了注意:“说起来,你知道骡子吗?”

“是说骡马或者马骡吗?”沈荣一愣,好端端的怎么提到这个?

骡子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所以不算稀奇。

朱楩见沈荣知道,于是接着说道:“马儿金贵,往往都是在军中使用。驴子又太倔,难以鞭策。但是骡子不同。骡子有驴的耐力,也有马的力量,而且很好管控,不但可以试着代替耕牛耕地,连商队发展也有便利。”

以如今的交通技术,马的需求量更大,基本上都是用马车组成商队才能远商。

所以才有茶马道的说法,茶马道茶马道,主要是马的存在,才能走出一条商道,并且以茶叶作为主要商品。

也正如朱楩所说,如今连他都需要大批的战马,想要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马才是重中之重。

总不可能把一堆步兵喊做是骑兵吧?

可是商业发展也不能停滞。

于是朱楩给沈荣出主意:“不如伱试着养一批骡子出来,优质的骡子就作为拉扯的劳力,一般的骡子就去耕地。一批骡子怎么也抵得上十多个人的人力了。”

“可是骡子不能繁殖后代啊,”沈荣提醒朱楩。

骡子毕竟是杂交动物,自身基本上是不具备繁殖能力的。

“笨,一头骡子只要能用十年就物有所值了,不用它繁殖后代,”朱楩看着沈荣,觉得沈荣想多了。

实际上一头骡子最高可以使用二十年,何必再让骡子生骡子呢?只要生一批骡子够用就行。

“除此之外,我觉得既然你这里已经设置了农场,不如索性把这里扩建一下。除了牛和驴,还可以养点别的嘛。比如弄个养鸡场,弄个养鸭养鹅场,甚至是养猪场什么的。”

“百姓们生活不容易,很多人家一年到头才吃几口肉,本王实在是于心难忍啊。”

“而且动物除了可以吃肉,羽绒可以做被做衣服,猪油可以熬炼做肥皂香皂,甚至猪皮和猪鬃毛都能做刷子,比如牙刷。”

前段时间,朱楩就把牙刷的理念给沈荣说过了,但是想要大批量生产牙刷还是有着许多难题。

比如牙刷的刷毛怎么制作?

此时朱楩给了一个建议,虽然猪毛坚硬,可在这个时代,也能勉强使用,总比没有好。

其实他是准备开展畜牧业。

如今是小农社会,百姓们的想法都很保守,大多都是农家自己养几只鸡鸭,到了过年的时候要么卖掉换点钱,要么自己吃了。

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可如果能假借沈荣的手,开创出后现代那种大规模的养殖场呢?

如果肉类产品能够成为常规供应链,朱楩甚至有信心在十年内,让整个云南百姓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肉,不说顿顿大鱼大肉,隔三差五吃一次肉,甚至每天都能见到肉味儿,那也不错了。

而且沈荣本就负责商业类发展,交给他正合适,并且很多东西都能继续开发出商业领域的新产品。

何乐而不为呢?

沈荣也有些心动了,可想了想又担心的说道:“但是那得需要大量草料,这该怎么办?”

之所以古代难以出现大规模的养殖场,最主要的还是社会不匹配,无法做到现代化工业化的,从其他工厂进购大量饲料。

比如说都知道耕牛重要,但是一头牛得吃多少草啊?为什么古代地主喜欢找别人帮忙放牛?就是因为缺少有人提供草料的环节。

“别着急,也不是让你在一个地方去弄。如今很多土人部落刚刚从土司官的压迫中缓解过来,今年又是丰收之年,想来大家都能吃饱肚子了吧,”朱楩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得意起来。

虽然他已经接近一年没有再离开过大理城了,可是很多消息却源源不断送到他的手里。

像是永昌府严时泰,还有盈江的俄陶,都给他送过好消息。

经过一年的发展,永昌府和盈江县已经恢复了生机,加上朱楩免了两地五年的税收,百姓们的家里终于有了存粮。

也因此,两地百姓如今对朱楩可是感恩戴德,相信朱楩再去的时候,就不会是之前的待遇了。

“你可以先到处看看,寻找合适的地方,然后再准备开农场。我相信你,你可以的,”朱楩毫不吝啬的赞美着。

沈荣只能苦笑不已,殿下您提的想法,结果是我去落实,你就当个甩手掌柜然后空头许愿。

“好好干,如果今后连牛也能大量饲养,早晚有一天连牛肉也可以天天端上饭桌了,”朱楩拿手拍拍沈荣的胳膊,一脸我看好你的表情。

沈荣冷汗直流。

朱元璋虽然当过放牛娃,且自己杀过牛,还请徐达那些老兄弟吃过牛肉。

可是朱元璋深知如今耕牛对百姓与耕种的帮助有多大,曾经严令禁止杀牛吃肉,连牛死了都得去官府报备,得说清楚是怎么死的,是老死的还是病死的。

结果朱楩却总想吃牛肉可还行?朱楩又转头看了眼营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