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生活记_分节阅读_第16节(1 / 2)

  “没事,麻烦您了。”

  ...

  金春慧帮忙找人,不愿意挨家挨户看门牌号,逮着个没见过的陌生人就问纸条上的住址在哪。

  问了三四个人,在她们的指路下,金春慧终于摸到地址上写的人家。

  门是关着的,不确定有没有人在家。

  这个点应该没人在睡觉,金春慧大声喊:“马仙音在不在家?马仙音在不在家?你姐姐来找你。”

  “马一一,债不债家!”年年记得妈妈交代过她,她要喊人的话,得喊马一一。

  “是马姨姨在不在家,不是马一一债不债家。”暂时没人回应,金春慧纠正女儿的读音。

第19章

  年年是个听劝的小朋友,知道改正读音,然而让她再喊一遍,还是喊错了。

  马仙音没出来,隔壁人家出来应话:“马仙音最近都在部队礼堂练打鼓,白天不在家。”

  金春慧疑惑:“她是部队女兵吗?”

  她没听严劭说部队有女兵。

  女人回她:“她不是女兵,下个月国庆,部队为国庆做准备,组织女鼓手队,从家属里抽了几个人,马仙音从小打鼓,是领队,我们部分家属也没闲着,待在家里赶制一批军装。”

  金春慧没有疑惑了:“她在部队礼堂啊,这可怎么办,她姐姐在门口等她,我能进部队找人吗?”

  她心里嫌麻烦,不过都接下这差事了,没法半途不管。

  “我不确定,你可以跟站岗的哨兵说明情况,部队门口站岗哨兵有两位,他们其中一人应该能帮你进去找人。”

  “好的,谢谢,能冒昧打听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何善。”

  金春慧眼睛一下子张大:“我说怎么长得那么像,原来真是母女,你好,我是金春慧,我女儿叫严金意,小名年年,之前你女儿乔乔有带年年玩游戏。”

  她不太确定自己和女儿除了白胖有什么共同点,她确定何善和乔乔是长得真像。

  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母女。

  “我知道你,家属院有新的家属过来,大家都能讨论一阵,你是一团副团严劭的妻子。”

  金春慧暂时先不管找人的事情,走到何善身边,小声嘀咕:“不知道是不是我整天揍严劭,把严劭揍得嗷嗷叫让别人听见了,全让我对严劭好点,我看我得把自己的肉割下来喂他吃,才能证明我对他好。”

  何善被金春慧的话逗笑:“我差点信了大家的话,以为你是好吃懒做的人。”

  “好吃懒做吗?或许吧,我连缝纫机都不会用,家里缝纫机对我来说就是个摆设。

  我先去传话,待会儿能来你家做客吗?”她觉得何善就是她的缝纫机老师了。

  缝纫机是好东西,她要是会用缝纫机,掌握了一门技术,到哪都能吃得开。

  “行的,路怎么走你知道吗?”

  “不知道,你给我指个方向。”

  “顺着这条道,一直往前走,走到尽头,然后再往右手边走,一直走一直走,就能看到家属院另外一道门,那道门走出去能看到部队的大门,有哨兵站岗。”

  “好的,谢谢。”金春慧领着自家闺女继续找人。

  ...

  帮忙找到人后,金春慧就到何善家做客了。

  缝纫机使用起来看着挺容易,那是对老手来说容易,新手可没那么简单。

  何善暂时没空手把手教她用缝纫机,答应她国庆过后会教她,把她教会为止。

  “老师不用太认真,我资质实在过于愚钝就不用浪费时间教我了。”金春慧压力很大。

  怎么家属院家属个个都是能人,就她什么也不会。

  隔壁柳家凝是播音员,说话声音好听,这边何善缝纫机用得好,能独立赶制军装,另外一边马仙音是鼓手,还是领队。

  敲锣打鼓乍听不是谁都会吗?

  其实不然。

  古代行军打仗有擂鼓助威,还有依据鼓点变换阵列,击鼓并不是有力气就行,有些鼓不需要力气都能敲得很响,当中奥秘很多。

  马仙音爸爸是当地出了名的“鼓王”,她从小击鼓,击鼓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

  金春慧听何善说,部队没有女兵,想要展示妇女力量就从击鼓入手,在家属里选了击鼓能手。

  她刚看到马仙音了,一米七左右的个子,瞧着很飒爽的女性。

  “不用喊我老师,我可当不起老师这一称呼,我比你大,喊我何姐就成。”何善今年28岁,和严劭同年,年纪比金春慧大。

  金春慧:“好啊,我喊你何姐,你喊我春慧就行。”

  “我叫年年。”年年突然来了个自我介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