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云初之时25(1 / 2)

十年前,古瑶国(沐府)。

正值碧玉年华的两位少女,在庭院中窃窃私语之后,就是一阵嬉笑声,看起来很是和谐!来往的婢女都看着她们俩笑了,也受到感染似的,也纷纷满脸笑容。

这时只见一个少女回头笑道:“妹妹,你有没有想过,将来你的夫君,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沐云若傻傻笑了几声道:“没有!咦、姐姐一定是有心上人了吧!”

云若说着,绕绕头,若有所思道:“不会是那个古瑶国二皇子吧!我看近来姐姐可是跟他走得很近呢!”

听到云若这么说,云初抬头仰视,暗暗笑了,藏住了自己的那一份爱,并没有再提起。

云若像个孩子一样,打开了话夹子,继续道:“父亲大人说了,姐姐的性格若是个男儿,一定是将相之才,可惜屈尊给了女儿身!”

云初一听,一脸不悦道:“父亲大人期望太高,恐怕我此生难以圆了他老人家的梦!”

见云初一脸愁苦,云若连忙开解道:“怎会、怎么会!姐姐在我的心目中,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从小,大家都很喜欢你,我也很喜欢姐姐呢!”

所以、所有的期待,有一天扑空的时候,我会不会另许许多多的人失望。云初看着长廊,不断反问自己。可越是这样,她就无法控制自己,想起那天那个白衣书生。

若非那一场遇见,她怎么会知道,一向落落大方的自己,竟然也有羞涩的一面。那种感觉,平生遇见了一次,就想着能无数次拥有。

见云初出神好久,时而优思,时而又笑颜。云若有些无奈,拉着云初的手,与自己掌心相对。

这时,云若竟然看到了,看到了另外的一番景象,这景象虽然为意念所动,可却是真实的预言未来。

这点,让云若害怕收回手,又忍不住牵着云初的手。

“你在作甚!怎么哭起来了???”

当云初注意到云若的时候,一脸无奈又心疼,拿出手帕给她拭泪。

“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就给哭上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么大了,欺负你呢!”

听到云初这么说,云若本来还想着藏着掖着,没想到就止不住了,眼泪崩塌。

哇哇哇哇,呜呜呜,稀里哗啦好一阵子!

云初在哪里杵着,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让她这么伤心!哎!心累!

“姐姐才没有欺负我,你们看什么看!快走开!”

云若说着,还继续呜呜呀呀~围着看来的婢女们,纷纷不解,刚才还好端端的两姐妹,怎么转眼就有一个哭了起来。

“大小姐!需要奴婢帮忙吗?”

相比起其他的奴婢,林珊主动上前,给云初递眼色。云初知道林珊好意,摆手道:“你们都下去吧!方才,只是我给这个妹妹讲了个唬人的故事,才把胆小的她吓哭了!她这个胆小鬼,这会不服输呢!”

云初说着,自顾自打趣笑了起来。云若突然止住了哭声,咯咯笑了。

一边笑,还一边落泪。一声哭腔道:“姐姐,我~呜呜~我见你了!”

云初一脸懵:“啥?你在说什么小若儿?”

云若本想解释什么,却觉得很难开口。所以她想了想,还是等过些时日,去亲自向祭师求证再说。

翌日

云初转身看着云若,放下手中的书卷。一脸浓重的样子道:“那又如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云初说完便解释道:“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你要知晓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做事的时候,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以来,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官府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子民着想。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所以说,如果是我的孩子,那么他就应该懂的这样一个道理!不怨天也不怨人,更不能怨怪给予她生命的父母!”

见云若并没有疑惑之色,云初才继续说到:“更何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