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就知有没有168(2 / 2)

牟师傅一方面是觉得在丰泽园自己的厨艺怎么也超不过哥哥,另一方面也是年纪大了想轻松点,清华大学给的待遇也不错,每天就固定烧几个菜,口味也不用太讲究。

而且牟师傅竟然是二级厨师,这也是因为后续就没再参加评级,不过一级厨师估计问题有点难,味觉不行。

丰泽园做过厨师?自己印象中好像听过傻柱好像在丰泽园做过厨子,还有他爹何大清,顾维军就顺嘴问了一句。

牟师傅刚开始一听这个名字,想了好久也没想起来,然后听着顾维军的描述:秃头、脑袋大、脖子粗、大大的眼袋占了半拉脸,总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牟师傅才恍然:“哦,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不过当时都是叫外号:大浑,差点记不起来了。他之前是在丰泽园干过一段时间的厨子,主要负责配菜,他还有个儿子,当时跟着王义均一起当的学徒,可惜溜女干耍滑吃不了苦,后来就再没来了!”

提起王义均,牟师傅嘴里遗憾又带着骄傲,“当年那么多学徒,还得是看人家王义均,那小子干活踏实,蹭勺从来不偷懒、抱怨,一天蹭一百多个大勺,还能记着每个炒菜师傅的用料习惯!”

“这不,人家王义均57年拜我哥哥牟长勋为师,才几年就已经是一级厨师了!”

顾维军听得眼睛都直了,“牟师傅,这个王义均这么厉害?跟傻柱一起当的学徒,那年纪也就30岁左右吧?现在就一级厨师了?

牟师傅如有荣焉,“那可不!55年授衔的时候,人家就去中南海做“将军宴”的厨子了!”

我去,果然是行行出状元啊!

顾维军也是喜爱烧菜,之前还看了《中华名菜谱这本书,倒是能跟牟师傅聊的头头是道,让牟师傅谈性大开。之后又聊到谭家菜,牟师傅说:“现在想吃谭家菜那只有去北京饭店了,还是周总理特意安排过去的!不然那几个厨子得饿死,这年头有几个能吃得起谭家菜的?谭家菜关键就是那个高汤,用料太好,咱们普通的厨子没机会学。”

顾维军开玩笑的说:“牟师傅,您跟谭家菜的厨师师傅也认识吧?哪天带咱们一起见识见识呗?”

牟师傅一拍大腿,“嗐,我还想尝尝呢,跟人家不熟啊!人家是官府菜之前是家传的,跟咱们是两个路子。现在搬到北京饭店了,咱们这些普通人更吃不起了!吃一桌还不得几百,上千块啊!”

“不过咱们鲁菜也有不少高端菜,什么葱烧海参、三丝鱼翅、御笔猴头.”

听着牟师傅的介绍,顾维军听的直流口水,得,有日子没去丰泽园吃饭了,安排起来,还有1年多的时间要赶紧多去两趟至于北京饭店的谭家菜,唉,咱这个身份进不去啊!

对了,之前听说东华门大街那边新开了家友谊商店,都是卖外国货的,可惜要护照和外籍工作证或华侨证才能进去

唉,且熬着吧,身上有钱也不出去啊!

人生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