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解剖与武术(铺垫章节)160(2 / 2)

“没错。”吴社长点点头,之后给顾维军和练武场里围观的弟子们讲了八极拳的来历和民国时期著名的八极名家,“神枪”李书文。听闻李书文一个照面就扎死三个日本武士,练武场内的人不由得纷纷敬仰!

吴社长讲解完又对顾维军说:“顾小友,马老哥说的没错,八极拳过于刚猛,不利于养生,咱们练武还是要阴阳双济为好。我就是形意为主,兼修八卦。而且咱们现在新中国,也没有那么多门户之见,咱们取长补短,共同将咱们的传统武术传承下去!”

“来,屋里请!”

将几人迎进屋里上茶后,吴社长询问:“顾小友,马老哥说你练武不过3、4年,但我观察你的架势,没十几年的苦功下不来,方便说说么?如果是私密传承,就当老朽冒昧了!”说完对着顾维军一抱拳。

顾维军微笑着摆手,“吴老客气了,是这样,我是家常中医,然后又通学西医,所以练武的时候就不断琢磨其中的道理,也有幸有些心得,算不算什么私密。”

“而且就像吴老说的,都新中国了,敝帚自珍要不得,也没什么意义。能将咱们的传统武术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才是我辈应当做的事情。”

“我仔细给您讲讲,比如咱们出拳,讲究脚底发力,腰马合一!从西医解刨学上来说,就是股二头肌收缩带动背阔肌、斜方肌后产生动力。”讲解的时候,顾维军还在身上比比划划。

“然后踢腿的时候,则是臀大肌收缩”

“这样的话,练习武术就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而不像是老一辈的传承都是云里雾里的口诀,没一点理解能力或老师的教导只能越练越僵,或者还容易练岔了.”

吴社长听了顾维军的讲解,仿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医武不分家原来如此啊!愈加热情,希望顾维军讲的更细一点。

然后顾维军就开始讲解骨骼的构造,听的吴社长兴奋连连,不断的大声叫好。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声温柔的女声,“吴师兄,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随之走进两位温婉的中年妇女。

在座的纷纷起身,吴社长给双方介绍,“杨师妹,这位顾维军小友是八极传入,一身八极功夫已经登堂入室。”

“顾小友,这是我的两位师妹,杨沫和白杨。”

顾维军对这两个名字没什么反应,因为作为后世人对这个时代的文学也好,电影也好都没多大兴趣。

但是蒋琬华三女就不一样了,听到这两个名字,齐声惊呼:“您是杨沫老师,您是白眼老师!”

“杨沫老师,我特别喜欢您写的《青春之歌!”

“白杨老师,我特别喜欢您出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嗯?还是两个文艺界的名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