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阁臣71(2 / 2)

朱由检悻悻然:“过往不究,你们回去在内阁出个照会给洛阳府、汉中府、荆州府,对了还有卫辉府,从明年起福王、瑞王、惠王、潞王依《宗藩事例》缴纳赋税,按正税缴纳。”

施凤来嗫嗫嚅嚅地说道:“陛下,这等皇家事,臣和内阁不好做主。”

朱由检佯怒,“这点小事都办不了,你这次辅当得也太轻松了。”

施凤来的性子本来就首鼠两端,没有担当,内阁下照会是容易,但是这四王不得恨死他,最好是皇帝出中旨,可皇帝发怒,他也就只有唯唯诺诺地答应。

一旁的杨景辰也是把头缩在脖子里,不敢吭声,别的王爷还好,福王和潞王真的是谁都不敢惹啊。

朱由检见两个人这种态度,心下是真有点烦,这就是大明的辅臣,一点担当都没有,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这个皇帝出面,那要他们有什么用。原本还考虑施凤来当首辅的心思立刻就绝了。

“一会儿等王承恩回来,朕自会拟中旨,要求各亲藩按时缴纳赋税,你内阁该做什么,不用朕多说了吧。”朱由检这是准备撵人了。

施凤来马上应承:“臣理会得,待臣回去就拟照会发往各州府。”

朱由检挥挥手,两人识趣地离开东暖阁。

待出了东暖阁,杨景辰已经出了一身汗,他入阁时间不长,加上从他入仕就一直待在詹事府供职,魏忠贤用他是因为他是会试第二,颇有才学,但是胆色,那是一点没有,虽然已经做到内阁辅臣的地步,还是难免紧张,出了东暖阁才算出了口气,心里还是不托底,便问施凤来:“施阁老,真要发这照会?”

施凤来瞟了杨景辰一眼,心里对他的评价更低了,“你还要抗旨不成。”

施凤来没再理杨景辰,心想这次回去发了照会,搞不好四王会联名弹劾他,不行,这事儿还得跟黄立极通通气。

回到值房,他直接找到黄立极,“首揆,刚刚陛下翻阅了《宗藩事例》,要内阁下照会给地方,要征福王、潞王、瑞王和惠王的税,按正税征纳,您看这事儿怎么处置。”

黄立极心说,施凤来找自己的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儿,这种事儿跑来让自己出头,这不是来坑人吗?

黄立极淡淡地回复施凤来:“刚才老夫留下是向陛下请辞的,老夫老了,内阁事重,施阁老是次辅要多费心了。”

施凤来心下忽悠一下,“首揆身体康健,怎能言老,内阁缺不了首揆啊。”

黄立极悠闲地捧起一份公文,“辽东催饷的折子,没完没了啊,施阁老将来的担子重了。”

施凤来显然听出了黄立极话里的意思,想当首辅,就得担起这份重任。可他还不死心,又问:“那这照会。”

黄立极已经没心思再管这些琐事,“既然陛下委任施阁老,那听陛下的意思就是了。”

施凤来得了黄立极的回复,心下有底,告辞说道:“如此甚好,某这就去办。”

黄立极却没立刻放他走,“施阁老,陛下前些天找老夫谈过,觉得朝堂官员惰于任事,想恢复考成法,不知道施阁老的意见如何?”

施凤来心思极快,趁着黄立极在位,考成法这种大范围得罪人的事儿,一定是能推就推,“陛下既然有心澄清吏治,我等身为辅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只是兹事体大,恐朝廷上下有所非议,首揆要做好准备才是。”

黄立极原也没想他能接什么重任,这几句话早在他意料之中。不过毕竟共事多年,心想自己走之前还是提点一两句吧,“身为辅臣,必当用于任事,否则上愧皇恩,下愧朝堂,魏珰在时,政令出自于内,陛下登基气象已変,再不能像以前一样,能担的责任就得担起来,施阁老说是也不是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