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韬晦32(1 / 2)

登基典礼,百官勉贺可以,但是其他的程序还要走,祭告天地、宗庙、社稷,这一切做完才是真正的继皇帝位。

走完一堆程序,朱由检回到乾清宫西暖阁,这时只剩下朱由检,魏忠贤、徐应元两个内官、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四位内阁辅臣以及英国公张惟贤。

黄立极从袖中拿出一份奏表,“陛下已经登基,这年号要先定下来,臣等拟了几个年号,请陛下御批。”

朱由检接过来一看,四个年号,分别是“乾圣”、“兴福”、“咸嘉”、“崇祯”。

朱由检下意识地想抛开崇祯,因为这个年号是亡国之君的年号,似乎用了不吉利,再看其中三个,还不如崇祯,于是说道“乾为天,圣就更不敢当了;兴福、兴福,中兴之福,中兴甚好,但朕不敢当,咸旁为戈,如今正是止息干戈之时,不好;还是用崇祯吧。”

黄立极赞道:“陛下所言甚是,那就以崇祯为年号,明年改元。”

朱由检道:“先皇刚刚大行,定谥号的事儿刻不容缓,这事儿黄阁老负责,尽快拿出章程,另外我生母刘妃的谥号也应该一起定了,黄阁老觉得呢?”

黄立极立刻说道:“不错,臣回去后立刻召集礼部各官署尽快拟定。”

说完,黄立极与其他三位阁臣起身告辞。

朱由检转身向张惟贤说道:“还请国公选派精干士卒,补充大内侍卫。”

张惟贤干脆地回答,“是,有臣在,宵小之辈定不能损伤陛下分毫。”

说完,张惟贤还用眼睛斜睨了一下魏忠贤,只把魏忠贤看得遍体生寒。没办法,张惟贤是整个天启朝为数不多不把他放在眼中的人物,英国公府世袭罔替,是靖难第一功,连天启皇帝都得恭敬有加,别说他只是一个太监。

而与张惟贤的联络早在十天前已经办好,徐应元秘密带书信一封,交给了张惟贤,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让张惟贤准备兵马,一旦宫禁有变,能立刻行动,所以张惟贤走后不久,一队京营士兵就进入内廷,直接接管了乾清宫周围的防卫。

这时朱由检才对徐应元说道:“王妃与侧妃现在还在府中,你着人带话,让她们尽快收拾停当,来宫里与朕汇合。”

还不等徐应元回答,魏忠贤谄媚地道:“万岁爷孤身在宫中,行事多有不便,臣不才,身边有几个侍女,具都是国色天香,臣这就叫来服侍万岁可好?”

朱由检犹豫道:“先皇刚刚大行,这样不好吧?”

魏忠贤正色道:“无妨,万岁爷是万金之躯,身边总要有人服侍,现在万岁身边只有徐应元一人,恐怕力有不逮啊。”

朱由检本想接着拒绝,但现在自己在宫中势单力孤,还不能得罪魏忠贤,以防他狗急跳墙,当下也不再拒绝,说道:“也好,另外,朕的内侍曹化淳已去南京多年,朕甚是想念,不知厂臣能否把他召回?”

“这……”魏忠贤心思电转,突然想到现在皇帝身边只有一个徐应元,如果不让他召回曹化淳,恐怕他会因此记恨,也就没拒绝,“臣遵旨。那臣先行告退,为万岁准备宫人。”

待魏忠贤走后,朱由检才拍了两下手,方正化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朱由检看着徐应元与方正化说道:“如今大内,朕能信的人只有你们两个,你们两个要时刻待在朕的身边,提防肘腋有变。”

徐应元看了一眼方正化,心中奇怪,以陛下的性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相信人的,这方正化与陛下也就相识了半年左右,居然受到陛下如此信任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口中却说道:“依老奴看,魏厂还是忠于大明,忠于万岁的,不会出什么乱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