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明明是体寒,却容易上火66(1 / 2)

明明是体寒,却容易上火,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以前我家的孩子就一直都有这种情况,真实让我头痛麻木啊!我煎熬了无数个夜晚,身体在不断的变化,我在用同样的方法去痣我总结了一下,总是明白了。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

比如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口臭、便臭、出汗,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则是用补法。

只要是实火,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西医的消炎药都是对症的,连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随意生活环境变化,多数都是虚火。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

若寒邪过盛,不能及时除寒,在体内不断的发生化学反应变化将会成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本质上就是寒的体质。

那这个;“寒。”

它又是怎么转化成的火呢?,

身体内的寒湿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伤脾,引起肾阳脾阳不足。

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脾气虚,造成直接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拉大便会看到便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时间久了,光吃不长,血液亏虚。

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喝进去的水他自然不会运输到身体的各部位,所以内脏就要起火有着新的不去,旧的不来的意义。

因为肾主水嘛?当肾脏都受伤了,变得有些虚寒,喝进去不能吸收,剩余的水不能全排除,那水就自然运输不了,怎么办?那肯定是需要温阳。

同时还要健脾胃,脾胃功能受损,那些残留水份没法被脾胃运输到肾脏。就停留在体内了,让它发酵转热生痰。再加上大鱼大肉的助力,火力就来了,在环境的刺激下,病也来了。

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水生木,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为火是升发的,所以虚火一定要漂浮在头部的,而很多人能感觉到上热下寒,造成失眠。

因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氧气燃烧能量,细胞活跃度低,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对于虚火,普遍存在,现在上火绝大多数是虚热居多,当然也有实热,还有虚实并存的。当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你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真正的肾火就守不住,往头面部跑,寒湿越重,虚火就越来越大。而如果错误的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虚火,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寒湿重时表现的症状如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