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交换(2 / 2)

眼下宫城内外都在李氏手中,愤怒于事无补。

倒不如趁着这点决定皇后最后人选的权力。

抓住这次机会,进行一些权益交换。

他沉吟片刻,朝着递帖太监道:“你去向太后回话,自从我登基以来,皇宫内就发生诸多变故纰漏,让我很没有安全感,为了加强防卫力量,我想要再增设一支卫队。”

太监匆匆而去。

过得片刻,有李太后身边的心腹嬷嬷疾步而来,行礼过后,回话道:“太后说,增设一支卫队涉及到的开支太大,如今国库空虚,恐怕负担不起。”

“而且四海升平,冒然增设军队,还会引起朝臣非议,影响到方方面面的事务,皇帝若是想要加强防卫的话,老身就让金吾卫派遣一支精锐队伍贴身保卫。”

李太后的否决在意料之中。

外戚如今掌控皇帝的关键就是宫城军权在握。

岂会让陈怀离有染指军队的可能。

陈怀离假装皱了皱眉头,再递话:“皇后马上要选定了,后宫妃嫔也陆续到位,金吾卫都是些健壮男子,出入后宫诸多忌讳。”

“而且抽调一支小队,又会阻碍金吾卫防卫皇宫其他地方,万一出现疏漏,到时候该怪罪何人?单独增设一支卫队开支过大,那不如将金吾卫扩增至左右并立的两支卫队,人员额度适当增加。”

李太后遣人答话道:“金吾卫扩增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人员从哪里征调?粮草俸禄从哪里挤出?甲胄兵器又从哪里补全?”

“如今四海升平,皇帝刚刚继位,就做出如此举措,朝臣们会不会觉得皇帝有穷兵黩武的倾向,若是引发士林非议,导致皇家声望受损又该怎么办?”

“而且一旦扩增,两卫之间的配合反而生疏,皇宫乃是天下中枢,出现纰漏的话就会引发巨大的安全问题,还不如原来的防卫力量。”

“既然皇帝对金吾卫如此关注,那便请皇帝任命一人担任金吾卫大将军,随时可以监督金吾卫的工作状况。”

金吾卫大将军?

一个有名无实,光领俸禄不做事的虚衔罢了。

京城当中起码有六七个吧?!

陈怀离再次感受到了李太后对于阻隔他染指军事的强烈意志。

不过他另有谋算。

当即图穷匕见:“母后种种顾虑都是老成持重之言,我确实年轻了些,有些地方没有考虑周全。”

“但是内廷防卫始终是我心头的挂碍,既然调整卫队涉及到的方面太多,那我也就放下了,那我打算在内廷设立一个‘绣衣司’。”

“这个部门只从宫廷太监中选拔人才,这些都是咱们皇家的家奴,不会引起外朝的非议,也不需要耗费太多的钱粮物资,而且这些阉人出入后宫也不犯忌讳,能够有效填充内廷的防卫力量空白处。”

说道这里,又跟了一句:“李氏淑女,我也觉得不错,但宋宛出身书香门第,代表着江南那帮士人,这群家伙最喜欢搬弄口舌,又掌握着士林舆论,若是拒绝了,难保不会向咱们皇家泼污水,说咱们只注重出身,不注重品行云云,所以我也很犹豫,母后您觉得呢?”

盏茶功夫,这回来的人从先前那位嬷嬷换成了一位老太监:“绣衣司的事情,老身同意了,钱粮从内帑调拨。”

“左才安是我身边的老人了,这些年来伺候的也很尽心,眼下年纪大了,我打算让他进绣衣司做个副手,一来是寻个养老的地方,二来他资格老也能防止那些腌臜太监阳奉阴违。”

“那群江南士人你也不用太过在意,都是些‘市井长舌妇’,挑咱们皇家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让他们说去,有什么非议,老身自会去理论。”

绣衣司这事情到这个地步算是成了。

当然李太后也没放松管制。

她掌握着皇家内帑。

钱粮在手。

又派一个心腹太监左才安担任绣衣司二把手,随时监控动向。

按理说,已经把住了这个新成立部门的命根子。

无论陈怀离后面打算通过这个部门做些什么事情,都绕不开李太后。

奈何有彼岸金桥在。

诸天世界大有作为啊!

陈怀离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不再犹豫。

提起朱笔在宋宛名字后头打了个勾,写下一个“淑”字,笑道:“李氏淑女,德才兼备,朕心悦之,可为天下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