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天下视听153(1 / 2)

十月中,大同镇,长城边,冷风如刀,天地萧瑟,一行车马穿行于雪印斑驳的大地上。

张柔紧了紧裘衣,收起账本,对着合起的双手呵了一口气。车厢里点着炭盆,依旧有点冷。

身旁,那位随行的女管事,马步端坐,如脚下生根,仿佛永远都不会冷。她是皇后派来的,原是曹芳卿的近身护卫,就连张柔先前都没见过,宫中竟有武艺过人的女官?

“笃~笃”

有人轻敲车门,随后响起一个清亮的男声

“响午了。前方有避风的老屋,上使,我等是否去歇歇脚?”

女管事皱眉,无言。张柔看到了,微微一笑

“那就歇歇吧”

这一队人马极为干练,很快停在一处破败的老屋,稍事清扫、点起火堆,派出哨队。

老屋残破,他们还用帷幕做为隔挡,让张柔与随行女官们有单独的房间。

“上使”

还是那个清亮的男声

“何事”

“在下方才巡逻,随手猎了些野物,正好为这午餐添点油水”

“有劳将军了”

一个身穿黝黑新式皮甲的少年将官步入屋中,高大强健、小麦肤色,浓眉大眼,挺鼻阔嘴,掩饰不住的英武俊朗,屋内为之一亮。

离开那借宿人家之后,随行女管事隐约暗示,事有异常,恐怕队伍暴露了行踪。张柔不以为意,反而发出急令,就近借调一支新军前来护卫,然后就来了这支队伍,看这尚未普及的甲胄就知道,他们尽是精锐的边军夜不收。

而这领头的少年,竟是个千户,本事绝非寻常,要知道,刚整顿过的新军,绝不可能有浑水摸鱼的千户。

只是为何,偏偏长得这么俊?

少年将官也不多言,拿出把匕首,三两下切开了猎物,用松枝串了,就着炭火烤了起来,他动作娴熟,显然是夜不收做惯了的。

新装备的夜不收野外战斗包,都配有装着细盐的竹管,他取出,轻洒盐粒,配着不知名的植物香料,不一会儿,浓香扑鼻。

“上使请用”

少年将官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张柔拿下面纱,大大方方的接过烤串。少年将官为之一愣,他也没想到,此行所护卫的神秘使者,竟是这般的一个美人儿。

那女管事,又是皱起了眉头,这才出门多久,遇见的全是人间稀有的美少年?

“一路都有精心接待,不可辜负了人家的好意”

张柔递过一串烤肉,放在女管事手中,轻轻说了一句,意味深长。

少年将官烤完肉串,拱手而去,也带走了一屋子少女们的眼珠子。

连着数日,有这样的将官护卫,这群来自宫中的差旅团,尤其是女官们,个个欢欣愉悦。

尤其是,有日这将官射下了一只狐狸,箭穿狐眼,留下了一张完整的好皮毛,还亲手进行了硝制加工。

好事的姑娘们已经悄悄议论了,也不知他要送谁,都在芳心暗动着呢。

-----------------

秋尽,江南草未调,这个时节的南京城,依然是一副熙熙攘攘的场景。

南京龙盘虎踞,山水环抱,军事上易守难攻,又有秀丽风光和宜人气候,周边尽都是鱼米之乡,养活一座百万人大城轻而易举,天生就具备了成为国都的优越条件。单看这些,讲真,比那些需要开拓运河并劳动数十、数百万人来不停运粮的北方都城,南京在这方面,不知道要高出多少。

据说秦始皇路过南京,惊恐于此处的旺盛“王气”,于是叫人截方山、断龙脉,又引了淮水贯穿金陵城,方才破掉了此处的帝王风水。于是,此后建都南京的政权,几乎都注定了只有短短的寿命。

冬日暖阳照射在这个占地超过200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城墙高大巍峨,护卫着鳞次栉比延绵无边,街上游人穿梭不息,闹市里各色酒幡招展,秦淮河畔亭台楼阁,往来多少风流士子、文人墨客。

这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城市,这是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由里到外都透着甜和腻,如同美酒,令人熏熏欲醉,让人忘了,这个帝国东南西北还有绵密的战火,很久以来都不曾停息。

一丛丛老树掩映着古朴的锦衣卫镇抚司衙门,看似一个幽古所在,并不显得阴森,至少来客们是这么觉得的。

“放人!复刊!”

“放人!复刊!”

数百白衣士子,骄傲而愤慨的站在衙门口的青石板上,眼中带着不屑,重复着他们的诉求。

南直隶许多年没见过锦衣卫缇骑了。这个曾令人闻风色变的组织,早成了犒赏文臣武将子弟的荣差出处:赐某大臣子锦衣卫同知官身、赐某武将子锦衣卫百户.......天子近卫的出身,成为帝王售卖的人情,而这些人情,大都安插在无事可做级别又高的南京。当然,公子们也不用真的来上班打卡,按时领俸禄即可。

两年前,南京锦衣卫悄然进行了改革,先是把挂职领薪的和真来上班的分开管理。后来,在岗人员又经过了一轮汰换调动。再后来,补进了不少前线退下来的南方籍贯将士,尤其是夜不收出身的,据说是皇帝为了酬功。

昨日,数队缇骑突然杀出,查抄了南京城内的几家印社,查封了南京市面上火热的《南都文报》等几份报刊,于是,士子们愤怒了!皇帝的鹰犬,竟然会咬人了,这还得了!

于是群情汹涌,一干书生撸起袖子就冲过来了。口水狂喷,口号震天!

“大明与士人共治天下”

“大明不治言论之罪”

“报刊乃是斯文人的事,碍你们这些贼配军什么事”

喷,是这些天之骄子最强大的武器,不过今日失效了。那些戴着冰冷面甲的红衣缇骑与黑甲兵士,只用冷冷的眼光看着他们,毫不理会。

这让士子们愈加愤怒,我们是士子啊!国之栋梁啊!怎敢无视!

几个领头的,刚刚在商议要不要君子动手,由谁来动手---这在大明不算什么,都有过士大夫在朝会上用王八拳打死人的事件,还引为美谈。还没商议好用谁家的祖传王八拳,那冰冷的大门就开了,走出一个身穿御赐斗牛服的锦衣大官,此人留着三缕短须,年轻儒雅,倒是有几分文人做派。

“在下骆养性,刚刚奉旨接掌锦衣卫南京镇抚司,诸位君子有何事,但讲无妨”

骆家执掌锦衣卫好几代,且骆养性之父骆思恭先前颇有文名,倒不是他们可以随便乱喷的,几个士子商量了一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