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改土还是土改?99(2 / 2)

“准水西留半县土地,水东、乌撒留两乡土地,用于延续各家香火。其余土地收回,释放田奴重新编户齐民。”

--“宋家群龙无首,乌撒安效良为我擒获,且乌撒各部亦有反安效良者。若能先破水西,余下两家不足虑”

蔡复一念,朱燮元解说。

“田地分为官田、民田、庄田三种,参考孙传庭遵义做法,令各族佃户为典范,广为宣传”

--“陛下的意思,庄田可以扑买,皇帝将带头买地”

“原有土目、诺臣均改为流官,参考进士、举人、秀才之标准享有优免”

--“如此看来,也给陈其愚之类人留有了余地”

“湖广、广西、云南全力输粮贵州,抵扣原有赋税”

--“湖广熟,天下足,看来还得东向求粮”

“十多万战俘均接受三年劳动改造,编为修路工人,确保足衣足食,不可虐待,每月评选表现好的一千人释放,作为监工或兵员,编入贵州山地师”

--“这各族的头一波监工,还得向孙伯雅要了”

“官吏、匠师团、勘矿、设厂,一干人等,已在路上。先设立几座水泥厂,所有驿道翻为水泥基座,熟土路面。切不可直接用水泥路面,会伤马蹄”

--“驿道之难,一为水土不固,二为草木侵蚀,改为水泥却是一劳永逸。但只怕耗费过大,还得问问东厂丁权公公,水泥厂是何章程”

“以驿道水源为脉络,开设拓垦团,引入川蜀湖广贫民,一家分地五十亩”

--“我川蜀遍地贫民,若能分田,自会蜂拥而至”

“参考无当军,编整各族壮勇,成立西南御林军山地师,招满十万军,保护驿道与田庄。今后安邦彦等人将退往山里,与我军打游击战,要迅速绘制地图,做好沙盘,训练好山地夜不收,培育军用猎犬。这一支山地师,今后朕有大用”

--“十万山地师?陛下这是要用于.......”

“内务府将在川贵广设香烟厂与采矿厂,石砫马家、秦家、酉阳白家、龙山杨家及各家有功头人,均可入股分利”

这大概只是份荣誉吧,秦良玉根本没意识到,烟草的利润有多高,那是可以抵扣一国军费的存在啊!

蔡复一没有再念下去了,只是把那册子递交给朱燮元。上面写着:“川贵当视为一家,莫再有界藩之见,两位巡抚当通力协作,孙传庭与遵义全力援贵,你三人,日后朕另有安排”

一番落实,十日之后,明军进军水西安家老巢,曾经的古罗甸国。

此前,由北向南的七星关已被攻破,由南向北的鸭池河也被跨过,水西再无天险可依。明军缓缓而行,以尼人兵士为宣传先导。而安家再也没来接触了,大概又被叛军胁裹了吧。

-----------------

这时代的民居,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黑、白、灰层层叠叠,配上南方园林,诗画山水,自有一番清灵意境。而身在北地的山西大院,则是另一种深邃富丽的风格。

且看这家大院,三面临街,筑起三丈高的砖墙,厚重如城堡。进入院内,长长的甬道连接南北四个院落,还有条小一点的连接起东西四个院落,准确说,这座大院可再分为四个大院子和十来个小院子,不知庭院深深深几许。

与青灰色的古朴外观不同,越往里走,越是富丽堂皇,砖、瓦、木、石渐渐精致,密密麻麻雕画着画本传说、珍禽瑞兽,而高大的廊柱门匾上尽是名家的手书,镶镀着金粉,朝阳下气派俨然,金碧辉煌。

那接待过涂文辅的王利来大管事就在这些大小院子里兜兜转转,满头大汗,终于在一个院子门口发现了高高悬挂的红灯笼,他舒了一口气,擦了擦汗候在小院前。

幸好,家主昨夜没去吃那什么暖香楼、晴远楼之类,而是直接吃在家里。按家主的规矩,哪位夫人的院门上挂起灯笼,当夜他就睡在这里。

小院门开了,两个眉目带春的丫鬟推开院门,见到这大管事,都有点吃惊。院内传来暧昧的气息,大管事和丫鬟们点了点头,自有一个伶俐的去汇报了。

稍后走出一个朴素又干巴的老头儿,做士人打扮,这就是家族王登库了。这位家主外表一贯低调,秉承着财不外露的原则,又很符合主流的扮作儒商,便于与位高权重的那些人来往。

若仅看外表,王利来大管事,更像个跺跺脚都能震动三晋的大土豪。而今他老实的跟在家主身后,不敢作声。两人很快来到一间书房,这书房古朴清幽,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全是有来头、有年头的物事,价不可估,却又朴实无华。

“这么急,何事?”

王利来擦了擦汗

“独角龙没弄死那人,来头弄清楚了”

“就说了,不可能只是个致仕的六品官”

“确实曾是个六品。但此人刚当上国丈!闺女是皇帝宠爱的才人”

“哐当!”

那厚重雅致的官窑茶碗儿,被家主摔在了地上

“日!你们这帮死迷粗眼的”

“京城里没打听出来,大同府有什么姓邱的人物,咱们才下手的”

“乃刀货,国丈,还不叫人物?”

“昨夜那钦差帝师孙承宗下了剿匪令,大同、太原、宣府三镇共派精兵,一旬之内要剿获独角龙”

事情大了,家主反倒不急了,掏出一根烟斗,慢慢填上烟丝,点火,白雾腾起,竟是刚刚流行于京中的“香烟”

“若非咱家供奉武师都在北边办大事,也不必找那独角龙”

抽烟的家主,伸手挡住了王利来后面的话

“那独角龙号称三晋第一信义,当真可靠?”

“此人倒是条硬汉,只是下边的人......”

“送他们去蒙古避避”

“怕是他不愿,说是父母死于鞑子手中”

“那就没办法了。利来啊,这种事,什么人最可信?”

死人!王利来心中有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