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蒙尘的厚礼47(1 / 2)

同是归隐,境遇天差地别。

皇宫内,那座书香幽静的小院。王安公公,一夜白发。收到告老还乡的旨意后,身边的小太监们慢慢都不见了,皇帝的心思,太监最懂。

人走茶凉,甚至那些文人,也不传任何信息入宫了。

王安的一生,以干爹陈炬公公为榜样。陈炬清查贪吏,解救贤臣,在士林中备受推崇,名声直追三宝太监郑和。

可是。明明。他为士人们做的事情,比干爹还要多,还要深入,甚至远远逾越了界限,却没收到任何感恩回报。派去找刘一燝、魏大中的人都被婉拒了,拜帖也被退回了。后面,连帮他跑腿的人都找不出了。

人走茶凉,一夜之间,全世界将他遗忘。

他就一个人孤零零的呆了三天,若不是魏朝时常探访,或者差人来视看,恐怕他饿死宫中,都没人知道。

不得已,他让魏朝派两人帮忙打包行李。

那双枯柴一样的手,一夜之间长满了老人斑。关上院门,颤颤巍巍、老泪纵横,他将离开这座他呆了几乎一生的宫廷。

转身,他愣住了。

校哥儿率领一干内侍首领,笑嘻嘻的候在面前。

没等王安行礼,校哥儿就一把扶起了他。

“朕不是刘一燝、韩爌,满朝文武都误解了朕的意思。”

“王大伴从小看朕长大的,朕视为家中老人,叔伯长者,怎能轻离呢?大伴德高望重,宫中称为老祖宗,朕想着,老祖宗呢,就该做一些造福子孙们的事,朕,都已经安排好了”

王安哽咽无言,灰白眉毛,不,而今已是全白的眉毛,一抖一抖的,将信将疑。

-----------------

人间四月天,芳菲尽绽放。

紫禁城钟罄齐鸣,礼乐飘飘,皇帝竟用了前所未有的礼遇,来迎接这一拨泰西传教使团。

那日,黄克缵说,单凭泰西人火器可帮我挫败建奴,就当礼遇,于是朝堂再无争持。

“跪”

礼官指挥着一干受宠若惊的传教士

“拜”

红发、金发、黑发,齐刷刷的跪在自己脚下。

坚持这道程序,并非是校哥儿来自白皮高人一等的时空,想要什么心理补偿。

而是因为,这是必要的测验。来传教可以,但规矩,我定。

其实泰西人早来了。而且,为了传教,他们的底线,比想象中灵活多了。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泰西人,准确的说是小弗朗机人(葡萄牙人)就出现在镜濠,也就是后世的澳门。

明人对海权、租界什么的,根本没有概念。给相关官吏一点小钱钱,泰西船就得到在镜濠停靠修整的许可,慢慢这里成为泰西人的小定居点。

紧跟着传教士就来了。但,没人听他们说教。于是他们自称僧人(明人叫他们番僧),试图借佛教的皮,来施加影响,依然无效。

什么宗教故事、神话传说、生前死后,都是明人几千年玩剩下的。

他们没有灰心,甚至在镜濠修建了圣宝禄传教学院,培训新来的传教士汉语和汉家礼仪,努力扎下根来。当然,圣宝禄也收明人学生,比如徐光启就在此进修过。

通过圣宝禄学院,首任天主教“大中华区CEO”利玛窦,发现了大明社会的秘密。这里的人,可简单分为两个阶层,穿长衫的,穿短衫的。穿短衫的人一无所有,终日在地上刨土。没有人关注他们想什么,要什么,说什么。

穿长衫的人拥有一切,身份、地位、财富、话语权。搞定他们,搞定大明。

啥都不缺的阶层,并不好搞定,利玛窦还是发现了关窍。为何长衫者拥有一切?核心就是知识垄断。所以,开门的钥匙,就是知识。

于是利玛窦回CALL总部,钱多人不傻,学霸速来。

很多高知传教士纷沓而至,开始了东西方知识的火花碰撞,慢慢的也就打开了局面,北京、山东、杭州、南京、山西,由于有长衫者的捐助支持与保护,各地开出了教堂。

以知识为钥匙,打开传教之门,这就是著名的“利玛窦规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