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收梨32(1 / 2)

虽说想要开食肆,但食摊也才步入正轨,离食肆还差得远呢。谷雨算了算,按照如今的势头,等到十月份,赶在天儿冷之前,刚好能把食肆开起来。如此一来,等天冷了,也不会影响到自家的生意,是再好不过了。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后,谷雨就美美睡去了。

第二日,莫大郎从大坡村过来时,就把接替莫三娘和莫小山的两人送过来了,两人是之前的过来帮忙的两位叔伯的儿子,名字叫莫土宏和莫大力,与谷雨也有亲戚关系,年龄约摸十五六岁,皮肤黝黑,衣着朴素却胜在干净。

显然,莫大郎已经对两人做了简短地培训,小方氏上前,把两人带去做卫生培训了。小方氏性格爽快,为人热情,很适合培训新人的工作。谷雨已经把她提为了食摊的干事,负责人员的培训考核等,每月工资也相应提高了一百文。小方氏更是干劲十足,开始往女强人方向发展了。

同时,谷雨也开始为开食肆铺路了,把食摊上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落实到个人头上,李氏正式成为食摊的主厨,管理一切厨房事务,小方氏是二厨;莫天蓝是前台负责人,管理所有服务员和食摊的用餐卫生;月娘细心,则成为了卫生仪表监督员,负责对食摊和员工的卫生打分;莫小山暂代外卖负责人,管理外卖一应事宜,相应的工钱也涨了百分之二十。

所有人都很高兴,就是把新来的莫土宏和莫大力都十分激动,恨不得升职加薪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把食摊的权责明确后,谷雨又继续当起了书院的“旁听生”。每日忙着看书练字和食摊上的生意,日子就又偷偷过了几日。

七月中旬的一个午后,阳光依然热烈,谷雨照例跟着李氏几人回到了桃花村。莫二郎坐在屋檐下,身旁一堆的竹子,手上还拿着竹节动作不停,显然是在做竹筒饭要用的竹筒。

信宝则是在正房内,自己看着谷雨从书店淘回来的图画启蒙书。见到李氏几人回来后,小心把书好,就兴奋地冲了过来。在谷雨的引导下,全家人都十分珍惜书籍,莫二郎甚至还做了一个小书箱,专门放书用的。

谷雨刚从县城回来,热得很,也就没跟着月娘和信宝玩闹。跟着李氏几人去厨房喝了碗温水,就坐在午后的屋檐下,听着蝉鸣,鸟叫,和竹子簌簌的响声,一时有些昏昏欲睡。

莫二郎怕谷雨待会儿真睡着了栽地上去,便轻声道:“雨娘,困了就回房睡去吧。”谷雨摇摇头,说:“不用,就在这坐会儿。待会就该练字了。”

莫二郎见说不动闺女,也没再劝,像是想起了什么,反而提起了一个话头:“今早忙,没来得及说,我去张屠户家提猪肉的时候,张屠户说你上次对他们村的梨子很感兴趣。恰好,这两天,山上的梨子陆陆续续熟了,他们村明儿打算开始摘。问你想不想跟着去摘梨子吃?”

谷雨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清甜可口的梨子,以及美味价高的梨膏糖,整个人都清醒了许多,连忙点头应道:“要去的。对了,爹,明日你跟我一起去罢?咱们要买多些,可以做梨膏糖去卖。”

莫二郎听后,没多问什么是梨膏糖,毫不犹豫就点了点头。如今稻谷已经晾晒入仓,稻苗也请了短工种了下去,他还算得空。谷雨家的晚稻耕种是请了短工的,如今食摊生意愈发红火,断是不能轻易歇业的,况且,开张一天的收入都能请好几个帮工了。故此,莫二郎和莫大郎都决定请人了,大坡村和桃花村都请,毕竟莫林山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既然请得起,就别操劳了。

谷雨明早还要去书院旁听,其余材料也还得从药馆买,下午才能过去。明早就只能由莫二郎去收梨了。谷雨有点儿不放心,但现在莫大郎大多数时候还是呆在大坡村的豆腐坊中,要供应县城和其它乡村的豆腐,生意蓝图越来越大。

谷雨很快想到了合适人选,庄老二。眼下,桃花村做的豆花豆腐主要是食摊用和卖给村里人,数量减少,庄老二活计也少了下来。他本来还有些不安,但生性直爽的他没多犹豫,直接来找谷雨问了对他的安排。

谷雨也是想过的,而且庄老二在磨房工作了这般久,不怕苦不怕累,天天都把豆子磨得这般好,她就想到了庄老二的去处——莫二郎的帮手。

莫二郎是户主,肯定是要保持农户身份的,这对全家来说是最有利的。可是莫二郎毕竟只有一个人,农事繁忙,一个人如何忙得过来?而庄老二干活卖力,为人直爽,恰好是莫二郎能够用的了的人,把他调给莫二郎。除了帮忙磨豆子外,就能帮助莫二郎管理农田,缓解莫二郎的压力。

谷雨把心中的想法一说,庄老二欣喜不已,他对自己认知也很清晰,自己笨手笨脚,去食摊肯定只有添乱的份儿,能跟着莫二郎,已是很好了。

思绪不再飘远,谷雨让莫二郎明日一早先带着庄老二一起去收梨,她午后从县城回来再去梨树村。莫二郎对于谷雨的安排没甚意见,直接应了下来。

次日,谷雨从县城回来就马上要去梨树村,莫天蓝,月娘和信宝好奇,也跟着去了。因为担心梨子多,运不回来,谷雨还拜托莫大力和莫土宏拉了骡车一起出门。前天,莫小山已经回大坡村的莫记豆腐坊帮忙了,莫三娘实在是忙不过来,莫小山只得赶紧回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