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投名状(求收藏,求追读,求票)76(2 / 2)

甚至祁连那么做了首先就要被人看成是怪物,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远的不说,这几日累毙和逃跑被杀最多的奴隶群体,就是昔日的黄鱼部。

不过四天,刚被俘虏时近一百五的黄鱼部的俘虏,现在人数五十不到了,青壮人数从四十多人急剧下跌至二十人出头,妇孺一个不剩,不是归回原部,就是全被分走,老弱还剩三十多。

要不是祁连暗中叮嘱,维持住黄鱼部五十人这个规模,好让奴隶群体始终有一个靶子,起“鲶鱼效应”,分散奴隶们的注意力,指不定明天一觉醒来黄鱼部就死绝了。

不只是祁连手下的两屯兵卒监工,刻意时不时找黄鱼部那些余孽的茬,就算是那些奴隶也是对害他们家破人亡的黄鱼部余孽同仇敌忾。

当然这也不是说其他部族来源的奴隶干活就有多积极,相反,那些脏活累活他们几乎是能偷懒就偷懒,不能偷懒的就一个劲地压迫黄鱼部去干,由是其死伤中疲累致死的倒占了大多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黑虎、黒鹿两部的三十多青壮不闹事、不串联,干活也不敷衍,又守本分,就显得很难能可贵了,换句话说,这种自发的积极分子,某种程度上,说的残酷点,比那些要祁连想办法才能调动积极性的人群更有争取意义。

只不过有些事只要动了蛋糕,就一定会有人跳出来。

比如站在右边第一列,站位仅次于竹竭的马欢就跳出来,大声异议道,“军主!两屯兵卒的地位,乃是血战得来的,如果那些黑虎、黑鹿两部的人只是干活稍微勤快了些,就能和我们一样肉食,那我实在想不通为何而战!那不如大家去尽力捕鱼、采野菜,比谁捕得多还安全些。”

“住口!退下!”

作为屯长的竹竭斥责道,但祁连在听一旁的汲翻译时,只看到底下的什长们面色皆有不服,显然是对马欢所说十分赞同。

于是祁连转换成半生不熟的东夷语,由汲不时补充道,“诸位且告朕知晓,尔等觉得每日花在看管监督奴隶的时间算长还是算短。”

众什长对视一眼,还是马欢出头强辩道,“现在是我们一个看四个,就算把站岗放哨巡逻的弟兄们刨去,也最多一个看六个,有妻子儿女的帮助,不算多!可是多了分肉的嘴,肉肯定赶不上人增的多!”

“哦?”祁连看着梗着脖子,强辩不辛苦的马欢等人,于是继续说道,“诸位,远的不说,你们对朕能带你们打退后面尾随而来的敌军有信心吗?”

祁连扫视一波底下众人,激将道,“朕也该提醒你们了,此次尾随而来的赤狄和东泽氏联军至少有三百人,我等可是以一敌三,若是诸位中有害怕的,也是人之常情,说出来与朕听,看在这几日出生入死的情面上,要走的人领着自己被赏的那份粟米和家人,朕再添两枚布币,便好聚好散吧。”

果然,祁连不激还不要紧,被激的众人无论胆怯与否,此刻也都义愤填膺地激动起来。

尤其是,叫的最欢的马欢直接咆哮道,“想昔日,主上您带我们鹿柴部死士不过五十人,只一日粮,铜剑十把而已,却身先士卒,视黄鱼部和赤狄两寨六七百人如同草芥,今我等甲胄齐全、兵锐弓强、食肉餐粟,有何惧哉?敌军这是送多些奴婢供我等驱使罢了!”

“哈哈哈!说的好!”祁连听完汲激动的转译后拍案而起,然后笑着说道,“如此诸位当知朕要抬举黑虎、黒鹿两部残余的用意了?”

“嗯?!”马欢等人一时间脑筋转不过来,不明白祁连是怎么绕回来的。

而祁连则是继续大笑道,“二三子只是想要多抓些俘虏做奴婢,朕却担心以后还有的是奴隶抓,抓的太多,抓到手软,抓到懒得杀!诸位想想,假使这次来袭的三百人我们能俘虏一半,那也是一百五十人,诸位现在每个人看守六个人,昨晚都要妻子助力看守,日后朕若再带你们大胜连场,岂不是一个人要看十个、二十个奴隶不止吗?那到时候晚上哪还有时间和妻子…嗯…那个呀!总不能是绑住所有奴隶让他们当面看吧?哈哈哈!”

“哈哈哈!”

当汲和竹竭一齐翻译过来祁连的“脏段子”后,与会众人都会意地大笑起来,一时间帐内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然则,军主,某还是觉得就这么提拔那些没见过血的羊做狼,太便宜他们了!”气氛活跃起来后,一个左屯什长开始大胆牢骚道。

“朕自然是不会这么做的,朕这次本就不打算让黑虎、黑鹿两部的人一步登天,朕只是要提拔他们做你们辅兵!”祁连坦诚道。

“辅兵?军主何意?”马欢一下子来了兴趣,毕竟这个名词从字面意义上也好理解,众人听完都有所猜测。

“便是朕欲先给你们这些什长,一人配两个战前为你等穿甲携带辎重、战时掩护尔等侧翼的奴隶兵,而二三子乃是正兵,正辅之论,好似尔等为诸夏之戎车,彼为跟随之徒卒一般;又似尔等以往一组群居时,跟随尔等与敌争执时打下手的族中老弱。”

“而累人的奴隶看守等琐事,也由辅兵完成,尔等但吃着朕的赏赐抑或日后地中的生产,磨练武艺箭术,在娶三四个妻妾,生十一二个儿子便是。”祁连补充说明兼画大饼道。

“那辅兵日后能成我们一般的正兵吗?”马欢被祁连画的大饼所诱惑,但是仍保留着最后一丝清醒问道。

“可矣!然须纳投名状!”祁连森森地说道。

“投名状?军主,那是何物?”

“辅兵首获敌一甲士或三徒卒首级,功劳赏赐缴获皆归其正兵,是为纳其投名状,辅兵即转正兵,录其名于兵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