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洛阳大瘟疫(2 / 2)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就在此时曹操忽然开口吟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踟蹰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命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赵宁愣住了。

他忽然反应过来。

现在的曹操,可不是后来的曹操啊!

他的心中还有热血,想要匡扶朝廷,做下一番大功业。

对于诸侯之间争权夺利的事情厌恶至极。

同时也对于天下百姓的遭遇感怀于心!

这跟他心中脸谱化的曹操完全不一样。

这也让他意识到。

应该是后来一系列事情让曹操彻底心寒了。

所以他会在黑化的路上一条路走到黑。

这么一想,这事情就能够说得通了。

当年在背诵这首蒿里行的时候。

如果不提名字,人们还会觉得这是一个忠臣,或者是心怀天下之人才能写下的诗。

可是说这首诗是曹操写的,那味道就不一样了。

就让人觉得有些假,似乎是在故意这么说来展示自己的雄心壮志。

不过身处其境再听这首诗,赵宁也有了全新的体会。

于是他一脸感慨的说道。

“曹公说的及是,是我所见有失偏颇。”

而曹操则是回过头来展颜一笑。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自明还年轻,我可是对你期待的很啊。”

等一等!

赵宁的心中忽然一动,因为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他的印象可是非常深刻!

他曾经看过一篇文章。

其中所说这描述的便是洛阳因为大瘟疫,所以导致生灵涂炭的场面。

这场大瘟疫,那可是延续了五十一年!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东汉末年的大汉朝廷那晚的虚弱。

京城的人都快死完了,你拿什么抵抗黄巾军?

去普通百姓谈瘟疫而色变,张角就可以借此来笼络民心。

在人绝望的时候,神佛就成为了最佳的依托!

如果说东汉是因为什么而灭亡的,这原因还真不好总结。

可是现在赵宁既然已经到了这个时代,他心中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便开口说道。

“曹公如今这洛阳大瘟疫已经持续多年!”

“如今我们兖州暂时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且洛阳乃是中原的门户。”

“若是能够将瘟疫给治住,那咱们岂不是又多了一个粮仓?”

洛阳此地,在当今人的心目之中,乃是居于天下之中,四季分明又是盆地。

所以历朝历代都把洛阳视为战略要地。

曹操听到这话叹了一口气,轻轻摇了摇头。

“自明的想法是好的,可是这事情不好做啊。”

“朝廷对于瘟疫不是没有下过力气,可是到了现在你也看到了。”

“处处白骨人烟稀少,只能等待一些时日,让瘟疫过去之后再做打算。”

赵宁可不这么看,不过看曹操对此并不感什么兴趣,于是就建议道。

“不如曹公让我来试一试,说不定会有所收获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