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小小福星77(1 / 2)

晚上,医院里只剩下赵义、夏晓荷,和他们共同创造的新生命。这个一家三口的组合很温馨。

赵义妈等护士抱来孩子,要争看第一眼。孩子刚喂完奶粉,正熟睡着。奶奶直夸小孙子长得像爸爸。看够,提着装粥的饭桶回去了。

赵义将家里的钥匙交给岳母,请她晚上也回去,帮着把家收拾收拾,隆重欢迎大功臣夏晓荷和新生命赵子夏回家。

赵子夏,这是赵义刚刚为儿子取的名字。为了表达对夏晓荷生子遭受痛苦的感谢,他说孩子的名字里一定要有你的夏字。而且,这个小生命是他们赵、夏两个人共同创造的,没有比赵子夏这个名字更贴切了。

夏晓荷说:“子夏好,像个古代的大贤。《左传》中的名篇《子产不毁乡校》,子产,不就是个古代先贤嘛!”

赵义说:“我这歪打正着,还给儿子取了个这么有文化的名字。”

夏晓荷说:“不必谦虚,你本来就有文化呀,是理工男里的‘文青’。”

赵义围着婴儿床转着圈,端详着熟睡婴儿小小的面容,得意地说:“圆鼻头像我,我们赵家人都长这样的鼻子。大耳垂像小仙女儿,耳大有福,找了我这么个好老公,生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大儿子。”

夏晓荷回忆起小时候去姑姑家时,姑父围着姑姑和新生的“老鼠幼仔”时的柔情蜜意,她自己现在不也正在经历着人生中这样的幸福吗?

她用温柔的目光望向因过度高兴而显得极不沉稳的丈夫,说:

“小赵同学,方才骂你,我实在是疼昏头了,请你不要生气,对不起呀!“

“如果挨两句骂就能轻松当爹,那我可赚大发了!希望你能再多骂我几回,给我生一群大胖儿子。”赵义笑道。

“就算你愿意挨骂,我答应给你生,你问问那小脚侦缉队答应不?”夏晓荷撇撇嘴说。

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想到他们的父母儿女成行,而他们两个此生只有子夏一根独苗,小夫妻未免有几许的怅然。

月子有母亲伺候,夏晓荷除了自己吃饭和喂儿子吃奶,便没有其他任务,一个月里养得白白胖胖。

出了月子,赵义跟厂里要了辆桑塔纳小轿车,将岳母、晓荷和子夏送回花溪村,按民俗的说法是让宝宝挪一挪“臊窝”。

从花溪村回来后,小两口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紧张忙乱起来。

夏晓荷对儿子赵子夏投入的精力绝不逊于她的妹妹夏心草。每晚睡两三个小时就要醒一次,给孩子喂奶,换尿布。

赵义也不闲着,下班后就洗尿布,做饭,忙得团团转。

小两口忙着家务事,不知道他们的好事儿正在路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