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班会时间31(1 / 2)

按照佟校长的事先安排,学校出了一辆130汽车送汤昭阳带着汤富贵的骨灰和学习生活用品回沙河镇,负责护送的是保卫科的魏老师。车开到了男生宿舍楼下,吕老师帮着把东西一一装上车,汤昭阳主动与吕老师握手道别,说:“吕老师,吕兄弟,谢谢你,咱们后会有期!“

送走了汤昭阳,汤富贵自缢事件渐渐平息下来,学校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同学们也慢慢走出了阴霾,高三2班又进入到紧张的学习状态中。

一天下午放学,吕老师手中拿了一本书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说:“同学们,占用大家几分钟时间,我方才看了一本书,是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万事只求半称心》,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迪,书中这样写到:‘歌德少年时因失恋而想自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少年维特之烦恼》,书成了,他的气也泄了,自杀的念头也打消了。’我觉得,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坏情绪不一定就是坏东西,管理好了,还可能帮助我们成就大事业。希望大家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汤富贵同学用自己的生命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一定要懂得珍爱生命,努力活出人生的精彩来!”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联想到各自当下的处境,学习的,生活的,情感的……玩味着老师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这些青春萌动的孩子,他们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物质上的保障,也需要精神上的养分啊!

为了进一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舒缓因紧张学习而带来的精神压力,汲取汤富贵事件的深刻教训,吕老师与几位班委会成员商定,在宝贵的复习时间里每周挤出一个小时班会时间,鼓励同学们自愿报名上台分享学习经验和体会,或提出学习困惑请老师和同学们解答。如果没有同学报名,就以值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是无主题的,不一定完全针对学习,可以对某个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展开辩论,可以讲故事猜谜语,也可以唱支歌朗诵一首诗。班会时间完全交给同学们自由发挥,吕老师不参加,由班委会成员轮流组织。目的只有一个,让同学之间充分交流,放松身心。

学习压力除了来自考试,也来自同学之间的攀比。别人在努力学习,你却在自我放松,无形中就好像是一种损失、落后。能有这样一个时间段集体不学习,同学们自然是高兴的。可是,毕竟这是个新生事物,同学们有时还拿捏不准,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又想不出其他的好点子。

一次,夏晓荷的小组就找不出讨论话题,也没有同学讲故事猜谜语,陷入了尴尬。主持人江水萍说:“我们请夏晓荷同学给大家唱首歌吧。有一天我在水房里听她唱《童年的小摇车》,真的很好听。”

“不行不行,我那不过是瞎哼哼,哪里就好听了!”夏晓荷红着脸,摆手表示拒绝。“

“夏晓荷来一个!“江水萍带头鼓起掌,同学们也跟着鼓掌,口中喊着”来一个来一个“。夏晓荷注意到,孟凡秀也在看着她,笑着起劲地鼓掌。孟凡秀嗓门儿粗,唱歌还五音不全,两人友谊的小船翻了之后,夏晓荷曾暗自嘲笑孟凡秀对此竟毫无自知之明,还时而在宿舍走廊里唱”浪奔浪流,浪里分不清欢喜悲忧“。这一刻,她忽然在内心中产生了一丝丝自责,也许不应该因为那次丢钱的事就疏远了孟凡秀,应该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个口无遮拦的曾经的好朋友,过去也给她带来多少精神的慰藉啊!

同学们依旧锲而不舍地鼓掌,鼓励她“来一个“,夏晓荷不好再推辞,否则不仅是卷了主持人江水萍的面子,也是对同学们的傲慢无礼。她慢慢站起身,壮了壮胆子,提了提气,轻轻摇头开口唱起来:“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那小小的摇车。它摇着日月,它摇着星索,它摇着妈妈无字的歌……”

唱这首歌的时候,夏晓荷头脑中是有画面感的,那画面就是姑姑家襁褓里一个又一个“老鼠幼仔“甜甜的酣睡,是面庞美丽笑容慈爱的姑姑口中柔柔地哼唱着的《摇篮曲》。夏晓荷的甜美嗓音也随了姑姑夏红梅。

同学们和着歌曲的旋律拍着巴掌,夏晓荷注意到,她的歌声也引起了旁边讨论小组的注意,周宇正微笑着望向她,一丝幸福的暖流涌上了心头。这时,她的歌曲唱到了“它摇着童心,它摇着梦幻,摇来花香鸟语好春色,如今我走向新的生活,母爱啊深埋在心窝“,歌声愈加婉转抒情,自己也陶醉在这美好的意境里。

吕老师在做出班会安排之初时说过,高中是你们一生中重要的学习阶段,也会为你们一生的友谊奠定坚实的基础。等你们明年考上大学各奔东西之后,今天大家在一起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情景,将是一份美好的回忆。的确,那次班会,那个热闹的场景,那种愉悦的心境,像一幅画深深刻印在夏晓荷的记忆之中,每次不经意打开,都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那么美好、纯真,充满希望和梦想。

这一组听完了夏晓荷的歌唱,又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江水萍继续动员大家唱歌,问了几名同学,都说夏晓荷的标准起得这么高,谁还敢出来献丑啊!无奈,这个组的同学只好旁听其他小组的讨论。

刘倩那个小组讨论的是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写作问题,题目是刘倩出的,她这方面是个弱项。她想知道留多少时间用于作文写作合适?作文写作用不用打草稿?写高考作文时中规中矩好还是展现个性好?讨论组的同学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旁听者觉得这又是个学习方面的问题,听起来好累好无聊,又得不到权威解答,讨论到明天早晨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