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凰引_分节阅读_第16节(1 / 2)

  童绍浑身鲜血,一片茫然,薛季上前夺过他的刀。

  童绍彻底恐惧起来,不由自主的辩解,“不是我!去城门是卢逊的主意!那些话都是他说的——”

  被指到的卢逊连连摆手,面色惶恐,“大人明鉴,属下奉命行事,哪敢擅言。”

  童绍激动的失去了理智,“就是你挑唆!说如此一举多得,既显我的威风,撕了周大人的颜面,还能让蕃人瞧见银子没白花,原来你才是内奸!”

  台上大哗,梁容冷笑出来,“童大人果然收了敌贿,钟明死前就曾说是阁下指使。”

  童绍一朝失言,瞧见众人的神态,歇斯底里的喊出来,“不是我!钟明是故意报复,我只是收了蕃商一些金银,让河西人不好过罢了,这些凶徒根本与我无关——”

  事已至此,童绍浑身长嘴也难以取信,面对众多鄙夷的目光,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高台下突然响起一个低弱的声音,“我可以作证,内奸并非童大人。”

第22章 小人心

  ◎直接说破谁会信?我不过是个小人物。◎

  台上众人一惊,童绍喜出望外,齐齐望向了台下的声音来处。

  高台的纷乱平定之时,人潮也渐息了混乱,开始在卫兵的驱赶下向后退去。这时一个跪伏的少年就格外的突兀,他面目乌紫,双眸泛血,腿部肿胀不堪,却昂起头直视台上的众多高官。

  少年身边还伴着另一人,虽穿着男衫,发髻已然散乱,现出少女之态。

  裴佑靖一瞥就认出来,暗怪少年人多事,不悦的一扫韩戎秋,颇有责备之意。

  韩戎秋哪知究里,只有望向儿子。

  阿策也不知妹妹为何把陆九郎带来,发现杜槐错愕的盯住小七,正张口欲唤,他赶紧轻咳一声,“这是舍妹,请诸位大人勿怪。”

  杜槐浑身僵硬,生生拧回头,瞪着他目光发直,“——令——妹?”

  来自沙州威名赫赫,神勇无伦的韩小将军带着三分赧然,歉然一笑。“正是。”

  杜槐两眼发黑,脑子混沌成一团,几近不能呼吸。

  一群执法卫已经冲近,执枪指住年少的二人。

  跪伏的少年开口,“小人陆九郎,从小居于此城,以性命发誓所言为真。多日前在西棠阁意外听闻有高官与蕃人秘议,打算在韩大人到来时刺杀。小人惶恐逃走,却被栽赃了杀人之罪。”

  童绍宛如绝处逢生,抢声道,“那官员是谁,说出来重重有赏!”

  周元庭蹙起眉梢,沉声一问,“城中可有此案?”

  梁容迟疑了一刻,“我见过案卷,这人是个以骗诈为生的无赖,邻里皆称素行极差,被指因口角之争而殴杀他人,正受城中严缉。”

  既然是个骗子,言语很难说可信,众官员不由纷纷而议。

  人群一见有热闹看,又站定不肯走了。

  忽然有人叫喊起来,“九郎?真是九郎!我就知道你是冤枉的!”

  那人面相略钝,衣衫如乞丐,正是陆九郎的跟班石头,才扑近就给士兵的枪尖指住,吓得踉跄后退。

  童绍这时俨然成了公道的化身,“梁容,你一不问案情,二不理冤诉,空口污蔑他人品性,究竟是想为谁遮掩?”

  梁容平静以对,“此人涉案待查,未知事实,童大人同样如此,岂能以一言而得脱!”

  童绍大怒,愤然作色,方要大闹一场。

  陆九郎并不理会,抬头道,“小人虽未见到那人的模样,却听过声音,绝非童大人。除去河西的几位,台上有三十五位大人,方才听了二十四人之声,尚有十一人未开口,还请各言一句,若无此人,我情愿受死。”

  台上一时俱静,谁也没想到一片混乱的议论中,陆九郎竟在分辨多少人说了话,声音是否内奸,独有童绍大喜过望,“好!你仔细一听,只要寻出内奸,定有你的好处!”

  少年跪伏在地,充血的眼眸逐一掠过,看得人莫名生寒,场面为之凝滞,谁都不敢开口,担心受没来由的指认,泼一身污水,那可是摘都摘不清。

  一个小无赖竟慑住了众多高官,魏宏愕然之余也觉好笑,全当看戏,打破了僵冷,“你听我的声音可是那无耻内奸?

  陆九郎略略伏首,“自然不是,多谢大人。”

  有他起头,另一名武官也开了口,“我也不怕验证,你听如何?”

  陆九郎回道,“多谢大人,尚余九人。”

  其他人再不动就成了自彰嫌疑,陆续出声,一个又一个皆被陆九郎否认。

  童绍急燥起来,语气凶厉,“小子!你是不是听漏了?可知道说假话是何等下场!”

  这是在威逼陆九郎胡乱指认了,梁容不轻不重道,“童大人,诳骗固然受责,诬官更是死罪,天德城是有王法的。”

  陆九郎只当未闻,他的眼睛穿过众多官员,盯住了后方一人。

  那名男子身形如塔,面容如铁,神情沉冷无波,仿佛与一切毫不相关。

  陆九郎一字一句,“还有一人,请这位大人一言。”

  虞候薛季没有开口,目光冷冷的一掠,宛如看一只微渺的蜱蚁。

  陆九郎被一队军卫执枪环指,既是警戒,也是威慑,就在这一刹,其中一根长枪猝然一突,直刺少年的咽喉。

  谁也不曾预料这一突变,陆九郎本就重伤,哪里躲得过,台上的众官发出了惊呼。

  然而少年身边还有一个人,少女看来沉静,一言未发,全不似她悍勇无敌的兄长,却骤然夺枪反制,迫住了动手的士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