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我的大学(第二十六章)72(1 / 2)

51

“咖啡快凉了,你赶紧喝。”我点点头,举起杯子喝了小口,放在桌上。这位女性沉默寡言,说话言简意赅可长可短,像是久经职场的商人周到细致体贴,每句话每个动作都有商业气息。后来,我们聊了些什么,又是怎样告别的,我都忘了。也许因为我在犹豫着是否要投奔她,便把细枝末节的事忘记。

四年前,我舅舅曾告诉我:“你要当官,就得回到贵州来;不当官,要挣钱,到哪儿都一样,外地经济水平相对较高,挣钱机会多。”那时,我回他:“我想挣钱,在挣钱的同时读书创作。其他地方,我人生地不熟,而长安前后七年。”所以,无论从现实,还是理想,这个城市都比较适合我。

冬日,暖阳从梧桐树间,像薄纱轻轻落了下来。阴暗地方残留的积雪很快融化,只是风儿依然有些寒冷。日期截止,我跟叶蓁枕月都有商量,心想着年轻可以尝试。于是,我决定追随她。我自动脱离学术,对漫长的仕途又没有兴趣,想找个工作平平淡淡地凑合走完自己的人生。我的直觉告诉我,我跟着蓝山姐,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能在实战中成长,实现人生新的可能。

春节结束,我早早返校,按照蓝山姐给我的地址找去。办公地方,说不出好,说不出坏,工作挺合适。既然选择这个行业,我就要做三五年,在这个行业里耕耘,深度耕耘,持续不断付出。即使是体力活、技术活,也要把它干成专利,无可替代。目的地已到达,导航结束,我看见自己想找的人。

门口,透过透明的落地窗,我瞧见蓝山姐正眯起轻度近视眼。她紧锁眉毛,闭着的双唇微微张开,像花瓣充满诱惑。我推开门,直接走进去,这会店内没有客人。我在店内走走转转,玻璃的橱窗里满是优雅,极具特色的照片,墙壁也挂满静美的海报、照片,像艺术家的工作室,有着大学艺术生寝室的那种气息。老实说,这样转悠,我判断出摄影店的规模远远大出我的想象,店的西北角有个剪辑室。昏黄色的灯光在白天依然照耀着房间,透露出某种暧昧。

“你要喝水的话,自己到饮水机前接水。”进门瞬间,她瞧见我,我微笑示意,算是简单招呼。“我知道,你不用客气,你先忙你的事情。”她没有回,继续埋头做着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事情。这时,她对细节不注意,与其说不注意,倒不如说是不在意,这是某种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气度。

我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见她忙忙碌碌,似需要很长时间,就从包里取出美国作家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沉浸在异国他乡的美学当中,使得时间飞快。这部作品描写年轻人晃荡不经的生活经历,他们浑浑噩噩精神空虚落寞,常有放浪甚至古怪的言行。只是,荒唐背后闪烁着青春的光芒。多少年后,这些垮掉的年轻人长大成熟,他们站在人生路上回忆从前种种。对于创作者来说,在路上行走,这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但走在路上确实可以积累创作素材。

“我忙完了!事情不是特别重要,但你应该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点头,然后,嬉笑说:“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任务的人。”

“真聪明!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微笑是回应欣赏的最好礼物,我向她投以微笑。她独立而强势,与我同龄,举手投足间却有种说不出的傲气。

“这个摄影店目前不成规模,希望你不要嫌弃。”

我没有打断,她继续说:“除了我,还有两个员工,做柜台的那个家里孩子生病发烧,今天请假没来。负责运输的员工,送货出去,这会应该在回来的路上。包括你在内,我们的团队已有四人。目前是这样,按照我的预期,我们的团队在明年会扩展到八九个人。”我们走在落光桐叶的梧桐树间。

“你是高材生,还是中文系毕业的研究生,你直接做我助理、秘书。今后,公司宣传方面的工作由你负责。当然,你能做的事情尽量去做,我不会亏待你。”她说话的语气,像大领导透露出某种不能拒绝的威严。

“目前,我们还是摄影店,但我希望成立公司做强做大。”我看着她,仿佛是被她洗脑的迷弟,坚信自己跟着她可以出人头地。从此,我多数时间都在这边,学校里的事情已不多。毕业论文,我已完成,等待答辩。

学生时代,我就知道,创业是艰辛的,创业成功的希望极其渺茫,像给我们讲课的有位教授曾说的那样:“一百家创业公司,九十五家都会死掉,剩余五家摇摇欲坠。在政府、学校、家庭的支持下,最终成活的,一两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