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我的大学(第二十四章)70(1 / 2)

47

大湾河还是那样湍急。河岸边,杨柳还是那样熟悉,张家沟却已不是张家沟。今年是二零二二年,马路不会因为雨点倾斜砸下来,就会灰尘漫天。前些年,远远看去,夜晚只有三五成群像火星的灯光,如今这里的夜晚灯光还是那些灯光。太阳能路灯却让村庄明亮起来,多有种温暖与静谧。

一只金灿灿的大公鸡在田埂上发呆,从洗衣机里掏出来的衣服在院坝里懒洋洋地晒着初阳。远处,晨雾漂浮在山沟上空。山沟斜对面,就是我家。我家经过这些年来修修补补已与山水相融。春节期间,我带着叶蓁来张家沟。她来这儿就像白雪公主前往山区旅游。这里的山山水水,对她而言都是新鲜而别有风味的。我不知道她的热情可以持续多久,但这种态度让我欢愉。

沟口,我告诉她:“我爹妈是农民,种地的,有招待不周的地方,别往心里去!有什么事,跟我说,跟我妹妹说,她有学历,知书达理。”

叶蓁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父母是教授。她从小衣食无忧,接受优质教育,对艺术有着坚定而独到的见解,同样痴迷诗歌热爱文学。这样的女孩走进农村,就像我妹说的那样,“哥哥的女朋友像从电视里走出来的,简直是仙女下凡!”她说话含蓄得体,举止优雅大方,不管站在哪里都有种亭亭玉立的气质,都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样的姑娘用农村话说,就是:“得有本事的男人才管得住。”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本事,可我明白,我要用生命守护她。

我们是踏实厚道的人家,如今我爸爸五十三岁,我妈妈四十六岁,我自己二十四岁,我妹妹十九岁。我爹妈没有退休工资,人老了,没有收入来源……这样的家庭跟叶蓁她家存在着遥远的距离。如果不是命运,我们都不会相逢。朋友啊朋友,你知道吗?有时,门不当户不对像刺那样深深扎进我的心房,并停留许久,仿佛怎么都拔不掉,让我痛苦到无话可说,亦使我不能再去想其他事情。许多事情,我能够隐隐约约遇见结果的轮廓,可我改变不了什么。

大年初二傍晚,我牵着叶蓁,沿着张家沟的小河走。不知不觉,我们走到大湾河边。灿烂的夜空有流星划过,大湾河水声像是长着天使的翅膀飞入我们的耳朵,仿若透明的玻璃那样明亮,唱歌给我们听。两个人虽说有时候疲于奔命,经济有点儿拮据,却过得激动人心,洋溢着日新月异的激情。爱情就是这样,你苦苦追寻浑身是伤,淡然反而来到身边。与以往的春节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失去了青春,不再跟村里的伙伴有曾经的某些活动。

初春的雨像线条布满灰色朦胧的天空,沿着马路汇集成涓涓细流,远处白菜在雨水的侵袭下唱出欢乐的歌儿。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激动、兴奋,像有小鸟在我心头欢呼,轻快地跳跃。春节匆匆结束,新学期如约而来,这学期结束,我们就要返回仙大,继续读书继续完成学业。

沙坡村小学,还是沙坡村小学,他们还是他们,我们还是我们,每次相逢都是缘分,都是老天爷的安排。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是我的学生,可我们相互学习。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逆风袭来,城里小孩的姿态不是恐惧,而是沉稳。那种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沉稳,让我觉得他们缺失了什么。他们的童年是童年,可他们的童年跟沙坡村这些孩子的童年又有许多不同。不输在起跑线的言论大行其道。也许那些家境优渥的孩子没有输。只是,他们有选择自己的人生吗?反观,农村孩子自由活泼,富有童趣。可是,他们的未来堪忧。

相处的日子像长出翅膀的鸟受到惊吓突然飞走。这个暑假结束,志愿支教活动期限已到。不舍是难免的,无论孩子,亦或是我们。临走前,我们又带了五个孩子赶集。这次,我们买来铅笔、橡皮、直尺这类的学习用具。

清晨,沙坡村小学欢送会,我们亲手赠送礼物。看着摄像头,所有的瞬间都成为定格。村头,万年春老师告诉我们:“谢谢你们!”跟着万老师出来的孩子依恋着我们,不忍心离去。小亮没有来,我没有看到他。在我下意识认定小亮没跟出来的瞬间,我忽然被人从后面抱住,微微有被吓到。“张老师!”

小亮呼唤着我,我叫着:“小亮!”

心里的烛光被点亮,被人认可的感觉美妙幸福。

“别放弃读书,你答应我!”

小亮看着我眼睛发光发亮,他大声呼喊:“我不会放弃!”我看着小亮,小亮看着我,他的眼神坚毅自信,像少年的我。

“你回去吧!”我招呼他回去,他却塞我小纸条。

车上,远景缓慢倒退,近景迅疾消失,风从远山吹来,汽车沿着大湾河行驶,没多久就会到张家沟。我读着小亮给我的纸条:“张老师,谢谢你对我的关心,谢谢你对我的鼓励,我会努力的。希望你和叶老师永远好下去!”

我把小纸条给叶蓁看,她看着我,眼里全是春水柔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