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我的大学(第九章)57(2 / 2)

18

直到他说我傻逼的瞬间,我都没有怀疑。我心想既然都到农大,索性在学校走走转转,随后从东门出来,遇见一个小书店。我进去转悠,全是教科书教辅书。有个小小的角落是课外书,结果全是盗版,却勾住我的目光。

大步流星地走着走着,我在书角上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郝然在列,我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钱将它们买走。

临走,一部小说出现在我的眼帘,我看书名,完全可以用来形容自己的遭遇。《枪林弹雨中成长》,朋友啊朋友,你知道吗?在我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讽刺。为什么我总要经历这么些忧伤的事情?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这件事成为我大学时代颇为好笑的梗,自以为聪明的我,轻而易举被人玩弄其心机之深,还是头回遇见。这件事弄得我,安慰自己,还好是指挥我来回奔袭两百公里……若不是谈论书,若不是想体会与网友见面的感受。

我打的到南站,又站着回到长安北站。我注视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反省这愚蠢的行为,我想到自己奔袭两百公里,落得这种下场。这事情告诉我,网上的交流多么投缘,多么引以为知己的朋友都有可能存在虚假那面。

夜晚,我在图书馆翻阅书籍,倦了疲了,翻看手机。

“学长,你好!我被你的经历打动!总之,那么远,你还赴约,着实令人敬佩!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你。对于所爱,对于秩序,我们应该怎样抉择呢?”

“我愿意用七分追求所爱,三分维持秩序。”学弟继续问我:“那你不担心失败吗?”我抬头看向天花板,有意识让自己的脑袋清醒清醒,继续回他说:“我担心,所以追求所爱需要勇气,需要付出代价,就看自己的选择。”

“但是,通过各种实践和理论,如果不能处理好手头本该做的事,即使有勇气和付出,那些负面的东西会越放越大。直到破坏现有秩序。就像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提出一些克服负面的东西的方案,那它到一定程度总会停滞。”

“你说得很对,大概率就是这个样子,在追逐所爱的道路,我们都是盲人摸象注定要走弯路。我曾经特别固执,所以越是勤奋努力,越非主流越,越是封闭。你知道吗?有位同学曾告诉别人,就是那么多老师教过他,他听吗?你们讲他的话他听吗?为什么就觉得他这个样子是家人教的?他父母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农民。对农村家庭来说,我们贵州这种还在努力发展的省份的农村,家里有个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就是很厉害的事情。他爸爹妈妈可能根本不知道他在干嘛不理解他干嘛,他们只是尽自己的所能想要让家里的孩子成才改变家族命运。这种不理解,我愿意忍受。我越努力越背离主流,就是要承担的!”

“我想请教你,读书的最终目的为何?除了对于精神上的获得,还有其他吗?”我看着这个问题,陷入短暂迷茫,无奈着告诉他说:

“我没有目的,或许你觉得我是为了写作,又或者其他。当然,这其实也是目的,读书为了写作,本就无可厚非。可是,我就是想读书。你慢慢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了些许书籍,自己去体会。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收获,不想读,那就永远不读书,那样的人生也可以有滋有味,甚至丰富多彩!”

这位学弟爱思考,很有主见,他继续表达:“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或者说只是我自己,其实远远没有那么宽广,但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个之于生活和爱好的临界点。可以追求所爱,可以改变明天,甚是改变未来,但那种可能有没有可能是建立在我认真努力朴实的生活之中。好多人都觉得生活很难,请问您有什么看法?”我看着这段话,就像是生命借助他的手送到我这里来,有种命运的意思:“人活着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生活就是生活,又能怎样?”

“也许像你描述的那样。你在破坏本该平淡的生活的这段时间,你对梦想的概念是更加清楚,是否更加有利于建造我们梦的世界。或者说仅仅就是偏执于自己的理想,别人越嘲笑我越发奋,可这发奋却有些变味。当然,世界很多东西都是无定则的,但相对有定则的东西亦不少。我们如何找到这个定则?还是一条路走到死,哪怕前路无期?”这段话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大学,如果我现在动摇,我是不是否定了我曾经所有的付出?是不是行路至此彻底中断?

我引用沈从文的话告诉他说:“一个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不能支配自己,却让社会习气造成的机会左右安排,这就是个不配活下去,也不可能在事业上成功的人。”随即用自己的话继续回他说:“积极进取,随时调整心态,在实践中调整提高自己,就不会走偏。就是你走偏了,你还有同学朋友老师!”

“学长,谢谢你真诚的回复!时间不早了,你还是早点休息!身体很重要的。”我没有回他,看着空荡荡的图书馆,窗外繁星将歇,夜晚已很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