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书风枕月(第二十三章)48(1 / 2)

47

这晚,繁星点点,室内灯火通明。柳含烟带着张童书来见他的父亲。张童书曾在图书馆的某本经济期刊里,仔细阅读有关柳长勋的创业史,他为他的才干与智慧深深折服。从事经济领域的往往都是高智商,他们有着异常灵敏的商业嗅觉,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以及富有幻想般远远不断的激情。这类人往往不按牌理出来,却又可以建立起秩序,所以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重重突围。

进入总裁办公室,张童书从房间的布局,书籍上摆放的书籍,以及此人所取得的荣耀,判断出他跟自己是同样的人格。柳长勋早已知晓,女儿在不告知自己的情况下,安排了他实习,为他谋来子公司总经理助理这样的职位。他是经历大起大落的人,是有着大智慧高境界的人,他不会在乎这些事情。

柳长勋学识渊博,张童书虽远远不及,却可以他跟侃侃而谈。柳长勋非常欣赏他,他对商业模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行为逻辑让他看到年轻时的自己。与此同时,张童书发现,这个人像大树,他的根深深扎到生活的土壤,深到很远的地方,让他看不见摸不着。他是武林高手,自己则是江湖菜鸟。

从经历中延展出许多浅显的道理,他把那些没有经过别人评价的个人体验传授给他。张童书看得出来,他岳父心境高远已超凡脱俗,有知识体系。即便生活糟糕,他的内心依然可以保持宁静,外在的混乱无序无法撼动他内心的平衡。“我欢迎你到我这里来!”几经交谈,柳长勋心想难怪心高气傲的女儿会看重这个出身贫寒的农村子弟,大有红拂女的风范,心下陡然生出爱才惜才之意。

柳长勋这种人历经风雨,对物质的东西已经看淡,他注重人的精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这是久久流传的名言警句。跟柳长勋交谈,张童书深刻理解了这段话,他觉得自己在他跟前完全就是小孩子水准。柳长勋呢?他从细节便隐隐预感到,这个年轻会有这样辉煌的未来。柳长勋注视着张童书,透露出儒雅的气质。

“后面,正式入职,你会怎样分配时间?”

张童书没见过世面,可他读书多,谈吐不俗,很有底气:“八个小时睡觉,八个小时工作,八个小时读书写文章!”

让柳长勋惊奇的是,这个年轻人很有自信,他问他:“你这是在学习爱因斯坦?”张童书没有收敛,沿着话题继续说:“爱因斯坦曾在瑞士专利局从事专利审查。作为普通职员,他都知道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有更多时间进修!期间,他发啦三篇论文奠定了自己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地位。”

“你懂得东西还不少?!那你要怎样提高效率?”柳长勋的眼睛露出少有的赞许。“树立明确的目标、制定清晰的规划,严格按照规划的步骤执行。”他的思路清晰逻辑正确,回答干脆利落。你一句我一句,交谈甚欢。

柳含烟知道自己的男友已受住父亲的考验。只有极少数年轻人可以跟她父亲彻夜长谈。张童书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他能言善辩,有时就像搞传销的,往往能够抓住听众的心,让他们看着他的时候眼睛都是发亮的。

张童书曾跟她说起:“中文人的生命根本在于,读书写文章。没有读书写文章,他作为科班的生命从未开始,又或者早早结束。”她的男友是那么优秀,又是那么出色,那么有才华,还那么浪漫!这个姑娘的等待没有落空,这个姑娘的付出不会像河水那样东流,她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的男人。

千百年来,门当户对是婚恋的主流,却有不符合这规律的婚姻,只因开明通达或者遇人不淑的人总存在人世间。柳长勋无疑就是这样的人,他出身贫寒,靠着天才般的智慧站在时代的舞台,抓住时代变革的机遇成就了今日辉煌。这样的人走到今天,依然保持着生命最初的那份诚意,更没有淹没在巨大的成功深处。按照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来自耕读家庭的男孩品质远远高于社会男人的平均水平。张童书这样的人不可能会有失败的人生,这是柳长勋的判断。

夜深了,没有风声,没有鸟鸣,天上的星星闭上眼睛睡了。柳长勋对张童书很是满意,既然女儿选择了,他已有栽培的意思。他愿意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为他们创造条件。这是有些人不怎么注重门当户对,或需要通过婚姻结盟的重要原因。有见识与魄力的人不会太在意英雄的出身,不会太在意他们的现在,他看重的是他们身上的潜质,他们日后所能创造的奇迹。他们宁愿保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给年轻人创造条件,而不是阻挠他们的成长。

张童书出身农村,眼明手快精力旺盛,具有商业禀赋,又经过高等教育,往往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份助理工作渐渐干得有声有色。他背后又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柳长勋的支持,可想而知,他的事业会进展得多迅速。

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往往因为他们能够凭借自身坚强的意志力超越极限。从而战胜自己,战胜平庸,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但凡超越生命轨迹,实现人生价值的人都具有非凡的智慧,他们依赖的是多动脑子。

48

太阳时隐时现,刺骨的寒风吹着乌云迅速从梧桐树梢飞掠而过,把松弛的枝桠吹得嘎嘎作响。窗外,跑山虎给建筑穿上绿色的衣裳。忙完工作,闲下来,他常注视着窗外的景色,像是哲学家思索着某个深邃的命题。

夜晚静悄悄,风已停歇,夜空布满璀璨的群星,时间像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透明的落地窗前,他西装革履,上下透露着模范精英的气质。这位青年才俊注视着夜景。有时,他还是会想她。在他平静而虚空的心底,有他对往昔初恋火热的情思,偶尔像蚂蚁在他心房轻轻咬上几口,仿佛在提醒他别遗忘。

黎明划破夜空,夜晚流出的情感消失,它们被人埋没在理智与现实的夹缝深处,没有人希望它们付出水面。太阳照常升起,日夜轮换着值班。现在,张童书不再是曾经的少年。他自信、精于计算,富有激情幻想,仿佛变了个人,跟高效运转的机器那样。他的事业正在起步,他不允许自己出错,他渴望成功、渴望鲜花、渴望掌声跟荣耀。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燃烧起巴尔扎克式样的激情,只是,他偶尔会有身处陌生环境,辨别不清此刻自己身处何方的空虚感。

傍晚,太阳落下地平线,余晖染红西边的天空,与漆黑的夜晚渐渐融为一体。他累了,就在办公桌上用双手枕着脑袋,像学生时代在图书馆那样休息。这是场梦,这场梦里,周遭的地形,越来越荒凉偏僻,风雪中的枯树,在寒夜里看来宛如鬼魅。歌声凄惨,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这无边的酷寒与黑暗中,有个索命的幽魂,正在狞笑着唱歌,随歌而舞。黑夜星光点点,有双碧绿色的眼睛,仿佛是翡翠沉入海底时候的颜色,闪烁着萤火虫的亮光。

他忍不住激灵打了寒噤,掌心似沁出冷汗。他隐隐约约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看着自己。他深吸口气,转过头来,与那眼睛正好相对。低吼声从喉咙深处发出来,渐渐增大,像是野兽临死前歇斯底里的嚎叫。

“您,有什么事要吩咐吗?”秘书跑进办公室语带关心地询问。

“你怎么不叫醒我?”秘书解释着说:“我刚刚看您睡着了,不想打扰您。”他转念,秘书心善,挥手让她出来。张童书转过摇摇椅面向窗外,他没有听见秘书的脚步声。“你怎么还不走?”秘书解释说:“您要不跟领导休假?”

现在,他需要成功来证明自己,他是靠女人的背景有做到今天的位置,可他也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他的工作作风,实打实属于超级工作狂,公司没有人像他这么拼命这么疯狂。他停下来会有一种空虚感附上心头,因此,他的疯狂像是在用忙碌来填补空虚。他觉着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然,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只要他跟爱人的关系没有恶化,在公司没人就敢动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