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书风枕月(第十四章)41(2 / 2)

次日,她爸爸打来电话跟她说:“你既然想他念他,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告诉他?女儿啊,爸爸告诉你,女人若是没有青春,没有爱情,没有欢乐,她生命的意义究竟有多少?我希望你不要给自己留遗憾。你告诉我,你现在喜欢余生,还是那个张童书?”她知道,余生跟自己门当户对,可她忘不了那个人。

30

下午,窗外,夕阳光很柔和,斜射进屋里来,这段诗经像大海上的旋涡,又像山间袅绕的清风,在她的耳边吹拂,不断吹拂。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想起诗经,她还想起讲授“诗经研究”的老师,明明才离开学校几个月,她竟怀念起逝去的大学生活。

她在追悔,又在自怜,似乎还在哀叹。直到夜晚降临,圆月浮出云朵。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柳林镇街道,此刻灯已灭,人们进入梦乡。深沉的夜晚,昏黄的灯光。梦中的话,水中的月,风中的烟霞,美丽的眼睛流出眼泪。

风很冷,夜晚已降临,秋天是不是来了?淡淡的情愁,仿佛乡愁那么淡。今夜,悠悠醒来。窗边,孤独身影坐在那里,用不着猜测,我们都知道她是谁。她本就孤独寂寞。她看见白气,从河面升起,倾听着晓风自远方传来的鸡鸣声。这内心柔弱的姑娘想起自己痛苦的遭遇,眼泪止不住远远外流。

清晨,有缕缕微风吹过,杂草宛如波浪般起伏。旭日东升,阳光在青翠色的草浪上。此时,鸟儿啁啾在湛蓝色的天空飞翔,河里的鱼正在游泳。

东方,苍穹淡青色,其余带有神秘的银灰色。呼啦啦回想起妈妈说的话。她的心都碎了。突发性疼痛猝不及防地冲垮她的精神世界。在他们眼里,情情爱爱就这么简简单单?分手至今,呼啦啦还是那样放不下。

青春啊青春,你在姑娘的内心掀起阵阵惊涛,藏着许许多多不能诉说的痛苦。只是,她已长大,长大以后,她怎么都不会轻易地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她不愿为此遭受嘲笑,不愿意与人分享忧伤,宁愿自己默默忍受。

不知不觉间,她已学会将事埋在心底,这是成长,这是成熟。无论年轻时候棱角有多么分明,终究会被现实磨损。呼啦啦没有足够的勇气,没有宽广的心胸,没有坦然的情怀……说到底,还是她自己的执念太深。

初阳辉映大地,不知名的山花在温柔的微风中吐露着香气。阳光多好,山花多美。可是,她悔恨起来。爱情有挑战很正常,没有守护反而气急败坏,让人乘虚而入。经不住考验的爱情,像是纸做的花,没有花的鲜艳与芬芳,不可能结出果实。朋友!爱情经不起检验,它像花儿那样需要两个人照看。

转眼来到深秋,大湾河水消下去。时间抚平了她的情伤,她身边的男孩痴情地等待着他。女人的心是肉长的,坚硬的石头有可能被诚意感动。既有物质保障,又有爱情,便是最理想的。余生没有张童书出色,可他是个诚实温暖的人,他不会像张童书那样为个人的前程放弃自己。接受余生,她就知道,那个人的气味、脸颊、回忆都会渐渐变成沙子,然后被往事的风吹走。

春风吹落桃花,流云从幽谷飞出来。春雪已经融化,清澈的泉水从高山流下来。水流经险峻的地段,直直坠落山谷激起奔腾的浪花。窗外,阳光普照大地,在这种天气里,人的心情怎能不愉悦?这天,她走出房间,她出来做什么?还用问?当然是散步。青绿的远山,湛蓝的湖水,她走在湖边。青绿的远山倒映在湛蓝的湖水里,甚为美丽。只是,他身边多了个男人,他就是余生。门当户对的婚恋,千百年来占据主流,正是这种婚恋让人类得以繁衍生息。

梵阳地区清水县城柳林镇柳林中学支教即将结束,金黄色的阳光穿破云层,照在窗台上。风吹过窗户,流动着来自远山带来的清新芬芳。余生呼啦啦他们这支支教队伍准备返程回校。青灰色的炊烟袅娜四散,与翠绿的山色相映成趣,像绝美的山水画,任何绘画高手都难以描绘得出来那种意境。

乡村永远都是那么朴实,那么宁静。是啊,有些地方永远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有人心。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