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书风枕月(第十三章)40(2 / 2)

灞桥,白雪纷飞,漫天遍野都是像蒲公英的柳絮。这个七月,他们毕业。参加完毕业典礼,呼啦啦收拾行李跟随支教队伍乘坐火车前往梵阳市,随后换成大巴到清水县城,紧接着坐班车到柳林镇。在这里,呼啦啦开启她的新旅程。所有的伤痛都将遗忘,她现在只想认真对待向她投来渴望知识的目光。

河水清澈,有鱼儿游弋,小桥又破又旧,附近有戏水的鸭群。太阳刚刚升起,淡淡的阳光照耀着河水,晨雾还未消散,微风吹着河畔的垂柳,风里隐隐传来鸡鸣声,看起来真有几分诗情画意。呼啦啦偶尔来河边散步。她曾骑着小电驴去感受去触摸,灞河附近神话当中的“灞桥风雪”。此刻,她痴痴看着觉得南方的柳条像姑娘黝黑的长发,温柔恬淡,而北方的杨柳,因了轻盈的空气,可以在三四月绽放蒲公英般的柳絮,柳絮还像满天飞舞鹅毛大雪,似流句那般。

28

书风:

你好哇!有的文字,反复阅读都像初读,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验。那样的文字若是早早写了书评,反倒会破坏美感。你知道吗?有些人的作品会让你觉得,像是在阅读语言精炼的百科全书,而语言本身能够让你思考自我,思考世界,思考未来。此外,你要选择契合的书籍,这些书籍背后有为你而存在的东西,那些东西就是读书为你召唤而来的,它们的意义因为你的阅读而存在。你在继承的基础上推进自己,或许很快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字、声音,甚至表达。

据说,作家的生命,在青少年时期已注定。无论中年或晚年,再怎么勤奋都难以逃脱平庸的命运。他们书写的,到底还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自我。所以,作家的所有思想情感观念,所有语言文字艺术都是从自己出发,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从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出发。

关于写作,我了解的不多,没有写作经验,只是阅读到些许,写在这里算是分享与你。以艺术的最高标准琢磨自己的文字,以读书的最高境界对待读书,以继承的最高程度突破自己。这会让你的文字功底突飞猛进。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可以采取我的建议试试看。你博览群书,有才气,有傲气,有书卷气,还有点偏向自由派的理想浪漫,虽然有时候有点笨拙,但悟性还是蛮高的。

说实话,你在我眼里,就是典型的汉语言文学生。以我的眼力,我总觉得你是可以干出大事的人。我相信你欣赏你。你知道吗?素质与个性日渐成熟,你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付出与收获。给你足够多的时间,你完全可以成长起来。天地间最神秘的力量其实是时间,它可以把最细微的进步无限放大。人生没有终点,只有无休无止地奔跑。这种奔跑,就看谁有目标,谁有计划,谁有耐心,谁有信心!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人生所能抵达的彼岸。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很有才华,偏偏得不到世俗的认可,像完成许多作品的作者卖不出自己的书,却自诩是天才级别的作家。没有人请他们去演讲,没有大学邀请他们做客座教授。他们仍然坚信着自己是天才,只是暂时没被人发现。我想,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毕竟,我们无法否认有些诗人大作家死后成名,比如说屈原杜甫,比如说卡夫卡安徒生。亲爱的朋友,对于这种事情,我们只能随缘、随遇而安。如果可以做什么,那就是努力让自己的才华足够大。

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往往羞于将自己的诗词歌赋展现给别人,他们的内心往往又认为,他们的作品是有才华的,可以绽放出光芒,兴许还会成为不朽的文学经典。你就是这样文学青年,希望你保持这种姿态,继续努力。

当然,人生充满许许多多的意外与偶然,这些意外与偶然背后又有着蛛丝马迹可寻。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命运。所有的偶然背后都是特定环境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我们不追求意外与偶然,我们追求的是大概率中的小概率。只是,如果不能按照想法去证明自己,那你的理解与坚持,原本就错误。书风,真正的懂得,其实是言出必行、敢说敢做。有些事情即使你明白,可你若是做不到,这说明你还是不懂。所以,你能做的只是去证明,证明给别人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