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张家沟(第二十五章)22(1 / 2)

49

大雪持续两个多月,云贵地区局部出现断粮,张家沟这些落后的农村前前后后停电四十二天。没有电,就是有打米机有稻谷,还是打不出米。家庭稍微富裕的家庭可以买米,这些地方有些人家,买不起米就只能吃面或土豆。

月光幽幽,透露着清寒,毫无顾忌地洒在山野,给田间地头落了白霜。冰天雪地使得张家沟笼罩在白色当中,人们躲在家里不怎么出来活动。这段时间,张家沟像是有妖魔出没,反射出奇幻的莹白色的光芒。

这种寒冷的天气干不了活,别说猪没有吃的,就是人的吃饭都成了问题。

张秋水注视着山巅上的白雪,目光回到近处的小路,小路上积淀着白雪,他心里有点儿不情愿。这天气,要走在岩家山那边,要走很久很久。前天,张秋水听到消息说,距离张家沟三四公里的李家村,李家村有个六十岁出头的人上午到山沟挑水。不挑水,家里就没有水喝。让张秋水震惊的,倒不是挑水这件事,他也要挑水,这里的人都要挑水。老人在挑水回来的路上踩滑,人跟着水桶扁担滚落到山沟里去。水没了,水桶跟扁担还在,悲惨的是人跟着水没了。

天灾人祸,躲都躲不过。这里的人们不认识马克思,亦不懂科学,他们靠着经验靠着习惯活着。倘若经验习惯不能解决问题,他们会把厄运归咎于命运。亲爱的朋友,我们无法对这种暂且称之为思想的东西作出准确评价,只因为我们不是那里面的人。如果我们也活在那里面,我们跟他们没有区别。

脑海深处,张秋水还原老汉滚落山下的场景,他浑身起了疙瘩,他不自觉地打了个冷颤。想到这儿,张秋水想打退堂鼓,犹犹豫豫的,担心路上遭遇不测。然而,就在他犹豫的瞬间,张童书的音容浮现在他的脑海,他便坚定决心,他可是父亲啊。父亲在孩子面前得勇敢!怎么能够畏缩不前?

路边,枯草失去生命,远山覆盖着白雪,近处常有水滴,屋檐上挂着又长又尖锐的冰凌子。走到猪圈附近的稻草棚,张秋水抽出三四根稻草绑到鞋底,随后又从柴堆找到适合做拐杖的木棍。从堂屋找出背篼,背篼里有把砍柴刀。找到桂芬,张秋水跟她说自己要去把张童书接回来,随后朝着淹没在山间的小路走去。山间蜿蜒的路,因昨夜的雪而显得纯洁,白茫茫的,很干净。小路上,他的步伐缓慢稳健,他的脚底发出雪花被压实的声音,像是雪花在惨叫。

这场雪持续很长时间,从埋葬丈母娘当天夜晚下起,断断续续的,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歇。绝大多数农民,不知道暴雪背后是气候的平衡,亦不知道像这种事情常常周期性出现,它们是地球的生命活动。

这两个月,张家沟这些地方盛传这是老天爷的惩罚,贪婪的人对大自然索取太多太多,因而老天爷命令掌管霜雪的青女警告地上的人们。

再次看见张童书,他嘴里没有啃苹果,在啃鸡爪。张秋水赶在晚饭前到的岩家山,晚饭期间,张童书没吃饭,他在BJ炉旁边自顾自地啃鸡爪,啃得满嘴都是油,肉没有吃到多少,兴致却勃勃然。“你想不想回家?”张童书看了看舅舅,又看了看舅母,他机灵地说:“不想回家!我在这里,他们对我很好。”张秋水满脸笑意,嘴上却说:“你就等着变成大胖子吧!”张童书这孩子,在他们那群小伙伴里明显机灵,小小年纪极其贪财,老是爱搞事,偶尔跟人打架。

这晚,张童书跟他爸爸睡。被窝里,他们背靠着背相互取暖。他爸爸转过身把张童书拦在自己的怀里,紧紧搂住他。张童书起先还挣扎,感觉贼不舒服,后来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猫,乖乖地束手就擒,不怎么说话。

清晨,万籁俱静,天空雪花已停,漫山遍野都是白色的雪花,偶尔大鸟唱出响亮的歌声,鸟鸣在空旷的山野间。张秋水他们吃过早饭,急着赶路回去。出门,张秋水想起路滑,得找三四根稻草绑在鞋子上。走进稻草棚,弯腰拾稻草瞬间,他想起十年以前的那个夜晚,他跟桂芬在这里的稻草堆……

张秋水把稻草绑完,给张童书找来小拐杖,让他走在前面。就这样,张童书背着小书包,小书包里满满的都是舅母给他准备的零食。张童书心想着把这些好吃的带回家,让妈妈跟妹妹尝尝,他则像凯旋而归的将军。

50

白云挂在天边,风吹拂着树梢,远山的积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明晃晃的光亮。树叶唱着歌谣微微颤动,在地上相互交织成纵横交错的影。山鸡出来觅食,懒洋洋地舒展着美丽的翅膀,附近偶尔有野兔子急如闪电。雪地里,父子俩,一大一小,走在回家的路上,覆盖着白雪的小路上留下脚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