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柒拾伍回:闻强敌蜂拥而至,点三军声势震天(中)76(1 / 2)

朱棣的御驾一直出了西直门之后,由于锦衣卫将百姓拦在了京师之中,满街的呼喊声这才停了下来。

是时,西直门之外,五军营、三千营将士早已等候多时,就连那神机营都是在柳升的数日努力之下,换了新式装备,也就是今日的鸟铳、弗朗机炮、红夷大炮,虽然短时间数量还不够,但聊胜于无。

神机营将士自是个个昂首挺胸,静待圣驾而来。

而此时漫天风沙之中,明军自是旌旗如海,丝竹和步鼓声敲响,伴随着激昂的鼓乐,无数披着盔甲,头戴帽儿盔的将士,按照各军顺序踩着鼓点入场。

若是诸君从天上望去,可见明军最精锐的将士们行走在阵列之中,放眼望去,犹如大河一般,波涛汹涌。

西直门四周,早已是人流涌动,朱棣御驾亲征的消息,早早就传告四方,加上刚刚引来了通县大捷,大明朝好似一副死而复生场景。

所以顺天各地百姓,早就在西直门外聚集,想要看一看这永乐皇帝麾下兵马,到底有何等不同。

故而不过片刻之间,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将士在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安远侯柳升、武安侯郑亨、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都督谭青的率领之下,在高耸入云的点将台前列队肃穆,等待永乐大帝驾临,五千三千营蒙古骑兵也都下马站立,背负弓箭、手持狼牙棒,静待马旁肃立。

十万大军列阵西直门外,烈日骄阳之下,明军将士个个汗流浃背,却无一人胆敢妄动,这便是朱棣手下的赫赫军威。

就在此时,忽地擂鼓阵阵,永乐大帝的御驾终于抵达西直门外。

就在御驾中央,永乐大帝朱棣一身雕龙戎装,缓步行走到点将台之上。

早就候在点将台上的朝臣门无不拜伏于地,齐声三呼万岁。

朱棣多年征战,这种场面不知见了多少,所以不同于当世臣民的激动,此刻却是面色沉静,接过缰绳,缓步来至点将台中央。

京营将士们那道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点将台之上,明军将士无不慷慨激昂,这位永乐皇帝陛下,尽管后世文臣多诽谤其残忍。

但朱棣却是自命一代英主,想要效仿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所以自来爱护自己手下将士,不仅对于将士们宽怀仁厚、同吃同住,更是能屡屡叫出最底层将士的姓名,又带着这些将士多次反败为胜,不知打了多少大战、恶战。

所以在这十万将士心目之中,朱棣便是如同军神一般的存在,就算是比不上李世民的声望,也差不了太多了。

所以就在朱棣身影出现在将士们面前之时,位列前排的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安远侯柳升等人,无不单膝跪地,高呼万岁。

而鼓师听得此言,纷纷擂鼓助威,宣示着阅兵开始。

随着擂鼓声起,永乐大帝朱棣策马而行,一路过去,列阵诸将士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初最精锐的京营将士,这般山呼海啸一般的声势,在京师附近的百姓看来,早就瞪大了双眼,在他们的心目之中,那些所谓的官兵。

要么是京师之中那些京营大爷,要么就是左良玉等人手下的流寇之辈,哪里见过这等军容严整、整齐划一的精锐之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