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柒拾壹回:关宁军坐观虎斗,永乐帝安抚人心(终)72(1 / 2)

牛金星也是高兴不已,赶紧说道:“既然如此,为避免那明庭皇帝老儿将目光放到吾等之处,陛下可立即手书一封,传至京师,向明庭乞降,再退回宣府,让出顺天诸地,如此一来,那明庭皇帝便再无理由来攻打吾等。”

李自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神情激动之下,在堂中左右踱步,口中说道:“如此一来,我军便能保持实力,等到朱棣和多尔衮分出个高低之后,兵力定然不足,我等再从宣府杀出,直捣京师!”

李自成想到此处,当即下了决定,于是转身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向宣府撤退,让出顺天各地。”

牛金星等人高兴之下,当即拜伏领命。

而李自成则是拿起笔墨,刚想手书奏本一道,却发现自己连基本格式都不知道,也就只好将宋献策叫了进来,让其代笔写道:

大顺永昌皇帝上言:

臣闻上国成祖文皇帝陛下复生,不曾拜见,非不尊明皇令,实则天下动乱,无敢入顺天,今闻陛下即日御驾亲征,而臣守土之命已尽,故呈睿鉴。

饶北方之变,天下纷争,臣得百姓之助,伏以孤身起兵,丹纶明庭之遗;之所以动乱天下,不过陛下子孙无道而已。

听百年之纷争,闻明庭之危亡,故暂居圣位。

大明纪统二百余年,传世十有六帝。创业守成之略,卓乎可观;典章文物之规,灿然大备。迨乎继世,法弗饬于庙堂;降及末流,权或移于阉寺。无治人以行治法,既外衅而内讧;因灾氛以启寇氛,亦文衰而武弊。朝纲不振,天眷既有所归;天下纷乱,明祚遂终其运。

臣无奈之下,丕承景命,涤中原寇盗之孽,奠我民生。

今闻建奴南下,犯我汉家江山,臣自以为无力抵挡,故奉顺天之土。

自今日起,凡大顺军民,皆退至宣府,愿再退山西,与陛下划土而治。

愿陛下出兵讨奴,以复我汉家威名,臣愿箪食瓢饮,以奉陛下。

宋献策照猫画虎写了此文,又颇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于是拿在手中久久不愿放下。

李自成撇了宋献策一眼,骂道:“还不快快送去京师,耽误了老子大事,你该当何罪?”

宋献策撇了李自成一眼,心道:现在知道着急了,前几日不是还每日饮酒作乐吗?

宋献策心中不满之下,也知道此事事关大顺生死存亡,也不敢大意,当即带着书信去往卫队之中,寻了个机灵之人,又带上了明庭太监,令其赶去京师。

......

李自成使者抵达京师之时,朱棣正在宫中查看数日以来顺天府土地丈量之事,而朱瞻基、姚广孝便在其身旁。

只听姚广孝说道:“启禀陛下,今时今日,北方气候善变,田地荒芜,但仍可开渠引流,臣在京营之中挑选了不少好手,担负各地统领,但这终究只是权益之计,还是应当寻一时日,再开科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