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圣道(1 / 2)

陈景恪也并没有真的闲着,这几天闲暇时间,他也一直在回想,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对自己的表现他还是相当满意的,就算再来一次也很难做的更好。

只是当他将自己带入勾魂僧视角,又有了新的发现。

之前他只以为勾魂僧胆小寡情,竟然被吓的不战而退。

现在仔细想想,他胆小或许是真,但对局势的判断也绝对是顶级的。

首先敌人修为深浅未知且狡猾,还拥有特殊手段,打下去胜负难料。

其次大火已经将房屋连带周围的杂草树木引燃,火光冲天几十里外都能看的到,钦天司的人必然会过来查看。

一旦被对手给拖住,等钦天司的人过来,恐怕九死一生。

事实上他刚走没多久单瑞忠三人就来了,但凡多耽搁一会儿,就会面临被四人围剿的局面。

勾魂僧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分析出这些,并当机立断借佯攻逃走,不可谓不聪明。

难怪他能在各方势力的围剿下存活下来。

这种对局势的分析能力,和决断能力,值得学习啊。

以后打架不能只看眼前,否则很可能就会落入人家的陷阱。

他心中暗暗的告诫自己。

钦天司的动作很快,五天后单瑞忠出现在别院,告诉卧牛山那边回信了,并带来了奖赏。

奖励还挺丰厚,十颗宁神丸,滋养神魂的药品,相当的珍贵。

也正是凝识境最需要的东西,可以说这份奖品很用心。

其实这也一直是钦天司的风格,大气。

只要遵守规矩,立下功劳之后,他们从不吝啬。

单瑞忠客气的道:“这几天委屈小友了。”

陈景恪将宁神丸收起,笑道:“应该的,都是为了虞国的安宁。对了,彭镖头他们……”

单瑞忠说道:“四天前我们有一批人去武曲城调查此事,他们一并跟着回去了。”

既是人证,也顺便保护他们回家。

“那我就放心了。”陈景恪点点头,至于他们以后怎么办,说实话他没办法。

只能期望单瑞忠说的是真的,白莲教不会找他们几个凡人的麻烦。

两人又闲聊了许久,男人嘛,哪怕是修了仙有些毛病也改不了。比如总喜欢聊一些国际局势什么的。

陈景恪从他嘴里知道了很多虞国之外的信息。

比如在虞国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国家叫大晋,国内藩王混战导致妖魔横行民不聊生。

“为了防止晋国的妖魔流窜入境,钦天司派了许多精锐去边境防守,以至于国内空虚,给了白莲妖人可乘之机。”

陈景恪也叹了口气,他的力量还是太弱小,面对这种一国的困境毫无办法。

与其担心别人,还是担心一下自己的安危吧:“白莲妖人呢,查到了吗?”

单瑞忠摇摇头:“要是那么好查就好了,他们最擅藏匿,不主动暴露很难查到线索。”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以他们的作风,见没有机会很快就会离去的。”

陈景恪苦笑不已,事关生死怎么可能不担心。自己坏了他们的事情,估计已经上黑名单了。

不过担心也没用,敌人不会因为担心就放过他。与其在这里害怕,不如想办法提升实力。

又聊了几句,他就提出告辞。

“小友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镇江城乃东南重镇,我还是第一次到这么繁华的地方,想在城里转转长长见识。”

单瑞忠颔首道:“如此也好,遇到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来找我,我在这里还算有几分面子。”

陈景恪知道对方想和自己结个善缘,他何尝不是同样的打算,于是就说道:

“哈哈,好啊,到时候单堂主别嫌我烦就行。”

钦天司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出门后走了好一段路才进入主城区。

看着摩肩接踵的人潮,他不禁感叹,不愧是东南第一重镇啊。

盛江是虞国最大的一条河,将偌大的国土分为南北两块。

为了联络南北,朝廷开挖了一条横贯南北的大运河。

镇江城就处在盛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靠着便利的交通,这里成为虞国有数的繁华之地。

它不光是交通便利,风景也很是优美,周围有数座山川可供游玩,可谓是得天独厚。

光镇江城就生活着近六十万人口,说它是东南第一重镇,一点都不为过。

陈景恪本以为,前世见惯了千万人级别的大城市,对这种古代城池会很无感。

真正参与其中才知道,这种古老的城池带给他的震撼一点都不少。

尤其是原滋原味的风景名胜,更是让他流连忘返。

碰到一些比较著名的景点,他还会当一把文抄公,将前世经典诗词搬过来秀一把。

比如当他得知盛江之畔有一座酒楼,叫望江楼的时候,就特意跑过去留下了半幅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可以说将参与感拉满了。

期间他也一直在关注白莲教的消息,只是对方实在太会藏,钦天司全体出动至今没有什么收获。

对此他也颇为无奈,看来以后真的要小心了。

这天他按照计划去参观一座名为净心禅寺的名刹,毕竟是道士还是要注意影响的,所以他换了一身士子服。

别说,还真有那么点读书人的味道。

来到寺院门口才发现这里聚集了许多读书人,但都被僧人给拦住了。

见此陈景恪也没有上去找不自在,就准备离开。

刚走出没几步,就听到有人用不确定的语气喊道:“七少侠?”

“咦,杜汝霖?”陈景恪也很是惊讶,转身一看果然是他。

杜汝霖也确定了他的身份,连忙上前:“七少侠果然是您,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下山游历至此。”陈景恪解释了一句,反问道:“你不是去神京了吗?怎么到镇江来了?”

杜汝霖不无得意的道:“我蒙王师看重,随他进学。”

陈景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恭喜你得偿所愿。”

虽然他是修士,不关心朝堂局势,但生活在虞国难免听说了一些消息。

尤其是当初和杜汝霖闲聊的时候,时常谈到朝堂局势,这个王相公是必谈的人物。

王权,三十岁悟道成为大儒,举世震惊。后出任虞国宰相,因变法引得天怒人怨被罢免。

每每谈到此处,杜汝霖就扼腕叹息,为他鸣不平。

杜汝霖对他非常的尊崇,估计一回神京就去拜访,然后被看中留在了身边。

王权虽然被罢相,但威望犹在。

更何况大儒的身份是谁都拿不走的,每到一地自然引起读书人争相追捧,难怪会有这么多人聚在这里。

故友相逢杜汝霖很是开心,邀请道:“七少侠若无事,不如随我一起进去如何?我正好有许多问题想要请教。”

陈景恪迟疑的道:“这不好吧。”

杜汝霖说道:“没什么不方便的,且我和王师说过您,他对您的很多看法也大为惊叹,一直想当面向您讨教。”

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你小子真会给我找事儿。

他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平时吹吹牛就算了,真和大儒交流那就是自取其辱。

只是杜汝霖根本不给他反对的机会,拉着他就往寺院内走。

无奈之下,他只能跟了进去。

路上杜汝霖先是询问了鹤岗镇的情况,主要是问杜梅节。

其实陈景恪也只比他晚走了个把月,俩人了解的情况都差不多。

之后就是各自谈起了这段时间的经历,陈景恪没啥好说的,只说一路游山玩水过来的。

主要是杜汝霖在讲述自己的经历。

和猜测的差不多,他一回京师就给王权投递了一份文章,阐述自己的‘道’。

果然引起了王权的好奇,获得了接见。

一番畅谈之后,被留在身边当了个记名弟子。

上个月王权终于获得朝廷许可,可以离京,就决定出游散心。

杜汝霖作为弟子,自然也跟了过来。

到达镇江之后,就暂居在这座寺院里。

正说着就来到了别院,远远就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院中亭子里看书。

老人约莫六十余岁,面容严厉不怒而威,一看就是久居高位之人。

关键是他身上散发着浓厚有如实质的浩然之气,这是大儒的标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