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受命平叛214(1 / 2)

“哈哈哈哈。高将军,痛快。弟兄们,快快打开城门,迎接高将军一行入城。”

窦建德哈哈一笑,朝高士达一拱手,然后吩咐手下的人把河间县城的城门打开,让高士达以及他这一万的军队进入到城中。

军队哗变也好,农民暴动也罢,这些事情放在这个时代,是和朝廷的统治理念相悖的。他们这些人全部都是和朝廷作对的人,也都是反朝廷的事情,都必定要遭受到朝廷的全力打压和剿灭。他们这些人如果被朝廷抓到之后,全部都是要受砍头的判罚,甚至还会要株连九族。

所以从他们这些人开始动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没有回头的路可以走,而且他们只有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他们这样最终的结果基本上只有三种情形。不是朝廷将他们剿灭,就是他们将朝廷推翻,再由他们自己建立起一个新的政权。当然还有一种结局,他们和朝廷之间的战争势均力敌,而朝廷里面的人又真正的欣赏他们这些人的能力,最后就会想办法将他们这些人给招安,答应他们这些人的一些条件,让他们成为朝廷中的一员。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太多,而且那些被招安的人,最后都没有得到什么好的下场。

窦建德他只是出身于私盐贩卖这个行业,只能算得上是一个行走在江湖之中的下九流的人物。说白一点,就算是在人才济济的江湖武林当中,像他这样的人也只能够算是个小人物而已,说出来,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能够认识他。虽然他此时是整个农民军的领导者,但是由于他的出身起点太低,此时在他身上并没有一个上位者所应有的气势,也同样没有一个上位者所应有的威严。当然,这些都可以后天养成,只要经过一段时日之后,这种气势和威严就能够慢慢的培养出来。

同样,与高士达率领的这1万正规的军队相比,此时窦建德手下的这15000人农民军所表现出来的情形,无论是在军容军纪上面,还是在穿着佩戴上面,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也没有一点可比性。

毕竟,这些农民军在这一次暴动之前,都是一些手无寸铁的普通农民而已。

想要让这些农民军都真正成为一支形成战斗力的队但,就必须要经过长时间正规的操练,以及生死之战的考验。

而这些,必须要给他们够的时间才能够。

高士达他是一个真正的军武者,也是一个真正的军人,自然也看出来了窦建德手下这些农民军的情况。不过他心中也承认。这些农民军才刚刚暴动成功,才经历过一场战争,却也能够达到如今这个样子,其实也算是不错了。至少他已经看出来,这些农民军他们每个人都是血性之人,可塑性很强。只要假以时日,这些人只要能够得到足够的指导和训练,他们都会能够成为战场上悍不畏死的战场强兵。而他自己手下的这一万士兵,正好可以成为这些农民军的指导者和训练者。

到达府衙大堂之后,两位领导者并排坐在高堂主位置上,他们两个人手下的一些人,也就坐在大堂下方的左右两侧,开始商议两伙人合兵一处之后的一切事宜。

既然已经开始反叛朝廷,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就必须一直走下去。不论是为了他们自己个人的生死荣誉,还是为了手下这几万人的生死未来着想,高士达和窦建德他们这两个领头者都必须带领着他们这些人,一直朝前走。

他们现在的实力还是很弱小,只有1万的正规的军队,以及还没有多少战斗力的15000人的农民军。这样的规模,说实在的,真的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势力组织而已。

但是他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往后的日子里,在中原大地上,可能出现许多像他们如今这种情况之下而反叛朝廷的人,出现许多他们这样的队伍。

如今的隋朝官府的官员贪污腐化十分严重,对百姓非常的残暴,横征暴敛,各种苛捐杂税层出不穷,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早已不堪重负,随时可以到达爆发的边缘。

而且军队里面的情况,也和地方官府相比好不了多少,有的时候甚至更为严重。军官克扣底层士兵的军饷和军粮的事情屡见不鲜,稍不如意就对士兵责骂和体罚。使得底层的士兵和军官他们之间出现矛盾,而且矛盾日益严重,几乎已经不可调和。这样,士兵们就怨声载道,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都会对他们上面的主空产生抵触的情绪。只要出现一个导火索,就有可能引起军队的哗变。就如同这一次东征兵变的情况,就是因为无法忍受中高层军官对他们这些底层的士兵,进行克扣和打压而产生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