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再相逢70(1 / 2)

   徐母把荷包里的最后一枚铜板放入陶罐中,口中喃喃:

   “一百一十七,一百一十八……算上前头攒的十两银子,现在咱们手里是十两一钱又十八文。”

   徐母说完,一顿,又拿出另一个陶罐:

   “这里头是大郎友人给的十两借宿银,买竹香囊的五两,另有卖竹篮的十两,共计二十五两。娘,我的意思是,这些都给大郎保管吧。”

   “应该的,都是孩子自己赚,这两天咱们也加紧把绣坊要的百蝶穿花图绣出来,绣坊催的急,给的银钱也丰厚。

   也是芸芸你花样子画的传神,等这回完工,这样便又有二十两银子。这样,瑾瑜的束脩有着落了不说,还能余些银钱给瑾瑜置几身衣裳。”

   徐老婆子也是过后才知道,东辰书院的束脩价值不菲,只头一年便需纹银五十两!

   这些时日别提心里多着急上火了,可她是家里的主心骨,一点儿怯都不敢露。

   自徐瑾瑜那竹篮和香囊卖了银子后,徐老婆子胸中长出了一口气。

   “呀,娘不说我还没想到,对了,大郎入了学,也该有两身体面衣裳了。唉,也是我没用,大郎生的那样好,却没穿过一回新衣裳!”

   徐老婆子听到这里,沉默了一下,道:

   “干活吧,这回好好给瑾瑜,给咱们家的人都做两身衣裳。”

   ……

   做好的竹香囊除了阴干除青外,还要上色,赵庆阳友情赞助了一家实惠的颜料铺子,让徐瑾瑜赶在十日之期前终于为这只竹香囊上好了颜色。

   因是夏日,晨起时,天还雾蒙蒙的时候,徐瑾瑜便出发了。

   等他到了敬国公府门外,并没有遇到什么刁难盘问,应是那位姑娘提前交代过。

   且那门房态度也不倨傲,见日头出来,还请徐瑾瑜在阴凉处稍等片刻。

   不多时,半夏便自小门跑了出来,看到徐瑾瑜还有些不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