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乱世基建为王400(1 / 1)

   雁门郡的初冬, 清晨天刚蒙蒙亮,一家还未开门的店铺门前, 就已排起了长龙。所有人都目光火热地看着前头的店铺, 时不时低头清点一下自己带来的银钱,随即心安地大松口气。

   “表姨夫,竟然真的是你?你们也来买棉衣啊?”人群中, 一道声音惊喜响起。

   排在队伍里的瘦高男子,乍一听到这样耳熟的声音, 立刻回过头来, 见对方确实是自己熟人, 脸上立刻挂上一个和煦的笑来,赶紧回道:“可不是, 冬日严寒,若是不买件棉衣,太难熬了。”

   闻言, 在场几乎所有人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世人谁不知,今年阎军棉花丰收。去年茺南、睢阳两地的百姓穿上了阎军棉花坊里的棉衣, 实在把我羡慕坏了, 我从不知这世间竟有此等暖和之物。这不,昨儿个听说那陶富商将棉花坊开来了雁门, 我就赶紧过来排队买上一件,省得迟了就没了。”其实若不是夜间太寒, 排队容易感染风寒,昨夜他怕是就已经排起队来了。

   “我也是这个打算。”最先开口的年轻男子笑道,“哦对了,听闻这棉花坊还接受以物易物。说是只要你能拿出一件棉衣价格相当的东西,不拘木柴也好, 野菜菌子也好,他们都愿意将棉衣换给你?这事儿表姨夫听过没?”

   男子话音刚落,众人便眼睁睁看着队伍的最后头来了一位背着重重柴火的汉子。那柴火有多重呢,摞起来怕是有一人高,将汉子整个人都压得深深弯了下去。明明初冬寒冽,他的额头却不断有汗水落下,不一会儿跟前的地面就氤了一小滩。

   见他这般,当即就有人让他赶紧把柴火放下歇息会儿。得了大家好意的汉子,略有些腼腆地摇了摇头,木柴都是系好的,真放下来,只会散落一地,反正也背不了多久了,真的能换来棉衣,什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因为雁门郡的百姓,还从未见识过那木柴换棉衣的奇事,对这名汉子的关注便高了些。不一会儿,见对方真的用那么多的木柴从棉花坊里换回了一件灰色棉衣,一群人顿时嗡嗡嗡地聊了起来。

   左右离不开阎军确实是真真正正站在他们贫苦百姓这一边,切实为他们考虑的好军队这类的话。不然换成其他那些世家贵族,才不会有人关心严冬,缺衣少食的普通老百姓会不会挨不过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

   阎军就与他们不一样,他们的心中真的念着百姓。

   “不知我等何时才能迎来阎军?”一人情不自禁地叹道。

   霎时间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忙朝他看来,见状这人才猛然想起,他如今是活在韩远山的管辖之下,说出这样的话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那人的脸色刷的一下全白了下来,可在场这么多人却没有一人意图举报,只因对方实在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听闻阎军占领的那几个城镇,只要你肯拼肯努力。不管是侍弄田地,亦或者去到各式工坊里做工,吃饱穿暖那是最基本的,赚来了银钱可以娶妻生子不说,甚至可以送自己的孩子去到阎军创办的新式学校里,读书写字,男女不限,毕竟那些工坊招工同样不限男女,真的识了字,即便是女孩,也一样能往上晋升。

   虽说阎军此举引来世间绝大多数人的不解,但念及如斯乱世,青壮基本都上了战场。阎军选择培养女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待到天下太平,那些个抛头露面的女子,怕不是就要重回闺阁。

   他们又哪里知道,从让女子出门工作的那一刹,洛央就从没想过将她们再关回进闺阁。不仅如此,她还预备以此潜移默化,让女子也能科举出仕,入朝为官。

   大家都是人,谁又比谁高贵?

   与此同时,棉花坊对面的茶楼上,一身常服的韩远山望着下方百姓们买到棉衣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