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乱世基建为王344(1 / 2)

  来的,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你说,他们是不是将军寻来办书院的夫子?若真的是夫子就好了,我如今挣到银子了,自己虽然不能读书写字,却有银钱送我家的虎头去书院读书。识字的人就算是进工坊做工,工钱都比我们这些白丁们高呢,还是读书好。”

   “可不是,将军与夫人要真的愿意办书院就好了。”

   ……

   这些人的交谈随着风声,一并传进了这些书生的耳中,叫他们瞬间沉默了下来。

   一天的淮安郡逛了下来,再没有人用诧异的眼神看向宋永。实在是就连他们也没想到,竟能于乱世中,看见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即使是鼎盛时期的大越朝,恐怕也没法让百姓们如此安居乐业。对比他们从麓山书院到淮安郡这一路,看到的那些流离失所,惶恐不安,瘦骨嶙峋的流民们,众人似是有些明白宋师伯为何叫他们来此处。

   “你们是否愿意将来瞧见天下的百姓全都过这淮安郡的生活?”

   看到他们眼中的挣扎,宋永循循善诱道。

   众人齐齐抬头,宋永再度开口,从古聊到今,又从淮安放眼天下。渐渐的,在这位宋大贤的口中,他们如今的选择已经不再局限于择明主,而是上升到为生民立命,为百姓谋福祉的地步。若是能将阎起辅佐得好,将来他们不仅仅能入朝为官,百姓们更会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们。

   曾经的宋大贤以为阎军手段狠戾,对于那些甘愿投降的山贼草寇,也不愿招安教化,此等昏招,人心不向,落败也是迟早的事情。可如今看来,他们才是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即便这些贫民并不能征召入伍替他们在战场上搏命,也不能识文断字,为他们糟糕的名声摇旗呐喊。可阎军仍旧在乱世将他们护得周全,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仁义之师。

   宋永之声振聋发聩,在场所有人全都心神俱震。

   “所以,师伯你来信将我们叫来,是想让我们以笔为刀,为阎军扭转名声?”一名学生若有所思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