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旧事31(2 / 2)

“姜家先祖代代名人辈出,尤其是有个叫姜白衣的,惊才绝艳,率领族人征战八方,一十八年竞其功,一统九州,遂收集天下仙石灵材,又用一十八年铸就九鼓,以镇国运,祈禳天下太平!”

“再后来绝地天通之后,九鼓便不见了踪影,可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之时,原本平平无奇的九鼓赫然变成了一件神器,就连那姜白衣也成了半人半神的存在,这其中的隐秘直到现在也不得而知!”

“九鼓现,世道乱,就连天上的神仙都眼羡。九鼓聚,天下安,保得人间太平震慑九重天!直到某一日,蛮荒各族忽然暴动攻打姜地,天地人三界俱都加入其中,旷日持久的战争绵延万年之久,姜族子民被屠戮了大半,元气大伤,被迫迁徙到草原荒漠,自那时起草原便成了姜族人世代繁衍之地!”

“那姜白衣呢?那九鼓呢?”子婴听到入神,急忙追问道。

“据说姜白衣最后一战被上界降临的一位神祇打得魂飞魄散,九鼓也不知所踪,就此定下了九州十八国的局面,世代迭变,你争我夺,主人常新,却不得擅改,似乎是别有深意!”

“但令人最不安的是,每隔十万年之期,便会有一位叫“姜白衣”的人现世,无论男女,他的使命就是聚九鼓,战九州,要为他们姜族复兴而战,不惜身死!”

“可惜的是,数千万载沧桑,也无一位“姜白衣”功成,倒是让人怀疑姜族有种神秘的传承,承其志,传其艺,一旦血脉觉醒,便是“姜白衣”再生之日,不可谓不玄妙!”

“与其说我们把刀架在姜族的头上,还不如说是姜白衣早已将刀架在九州十八国的脖梗上了,想想也是可笑!可悲!可叹!”

“为此,十八国不得不借着奴役姜族人来探查其血脉传承,但又不敢灭其根基,若是那样杀光了姜族人,那九鼓便不会在现世,就会惹恼当初那位神祇及其后裔,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夹在中间也是很难做啊!”

“原来如此!幸好当时师父劝阻了我大军挥师草原,不然就犯下大错了!”子婴后怕道。

“此事须重长计议!亦不是我一国之事!”赢家老祖神情颇是严肃。

“那位神祇是何来历?”子婴扎着眼睛好奇道。

“嘘!慎言!”赢家老祖忙打出一道法诀遮蔽了外界,轻声说道:“他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一花一木,一尘一土皆可能是其化身耳目,不可多言!”

子婴忙捂住小嘴,却是噗呲一笑道:“老祖,我可多年不见你这般仔细了!即便他在又能如何,换成是我,我就让姜小槐得了九鼓杀上天界,成不成的,都与我赢国有好处!”

“哦?”赢家老祖忽然似有所悟,却还是神情严肃道:“恁地胡说!”可在他心里却有些念头在升起。

可就在这时,抬仙轿忽然一阵剧烈的颠簸,轿中那颗硕大的夜明珠忽然就炸裂开来,碎屑乱飞,轿中登时变得漆黑一片。

就在二人以为遇到敌袭之时,那抬仙轿突然又稳住了身形继续飞行。

轿外依旧璀璨夺目,轿内一片黑暗,祖孙两人此时俱都不再说话,紧靠在一起面容慌张,不知所措!

“哼!”一声轻飘飘的蚊蝇般的冷哼之声飘进了二人耳中,但二人却似听到天雷滚滚,蓦然直直站起身来,恭敬十分。

抬仙轿徐徐划过天空,拖着长长的尾巴掠过踞虎城上空,城中百姓见之无比惊叹羡慕,心向往之,却是不知轿中人此刻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分别之前,赢家老祖忽然长叹一口气说道:“他若是一辈子都不走出鬼灵山,倒是好事!怕得就是他出了鬼灵山啊!还是安排些人手看紧了!

说着,颓然而去,可看在子婴眼里,曾经伟岸的老祖此时的背影是无比的落寞与无力!

姜小槐自打搬来老先生的山谷中,便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每日里除了修炼吃饭做些杂活,就是陪着还在昏睡不醒的重明念叨。

老先生也不去管他,任由他去,毕竟经受了此一劫,还是需要接受的,求人不如求己,这样孩子才能慢慢长大。

重明昏睡到现在也有近半月有余,依然是那副“鸟”模样,看上去还是挺让人害怕的,但说实话也是挺丑的,新长得羽毛乌糟糟、皱巴巴,就跟一只大个的淋过雨的大家雀一样。

姜小槐端来温水替他擦拭着羽毛利爪,嘴里碎碎念着庸医、和尚、贼偷、奸商、老道、农妇,还说着宝儿,他神情专注,眼神却是涣散无神,动作也是麻木生硬。

先生进来看过几回,倒也没说什么,丢下几本道经就走了,于是,每个深夜的山谷中便响起朗朗的诵经声来,渺渺杳杳。

日子一天天过去,重明终于在这一日醒了过来,他蜷缩在床角不敢去看自己那一双“鸟”脚“鸟”手,尤其是背上那一双还灰秃秃的肉翅更是让他难受,坐卧不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