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梦入战场(2 / 2)

他喘着粗气微微抬头,只见一锋带着血滴的长矛已然到了眼前!

避无可避了,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异声音,脖子上的皮肤都能感觉到长矛冰冷的杀意,一层密密的鸡皮疙瘩骤然生出。他仿佛都看到了自己脑袋飞在半空的情景,姜小槐无奈又不舍地望向天空,坦然面对这一长矛的审判!

忽然,空中那个牛角金盔的大汉宛如天神一般蓦然现身,他大喝一声,双手鼓槌高高举起,然后重重落下,只听“咚”的一声鼓响,仿佛有一圈涟漪自战鼓而生,雪花迸射,向四面八方荡漾开来!

“咚!”

姜小槐被这一声震天的鼓响惊得猛然坐起身来,涔涔冷汗簌簌而下,他忙在身上一阵乱摸乱抓,直到发觉浑身上下完好无损才又颓然躺了下去。

他恍惚想着梦里的厮杀,忽然不知从何处又传来一声“咚”的鼓声,他吓得一哆嗦,又再次坐起身来,四处扫视,却没见任何异常。

良久,他长长吁了口气,显然整个人还未从那梦中的战场完全回过魂来,蓦然,不知身体中哪出穴窍也是“咚”的一声轻响,姜小槐只觉得身体好似打开了与天地之间的开关似的,先是有丝丝天地灵气顺着那处穴窍涌进了体内,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官猛然呈现在姜小槐的脑海中。

姜小槐先是一愣,继而大喜,似乎明白了什么,连忙盘膝坐在巨鼓之上念动那篇吸纳口诀。

俗话说,功到自然成!

那篇晦涩难通的口诀被他念诵了七八日,就在他开了窍的一瞬间其义自现,颇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姜小槐面带笑容,脑中不断演绎着口诀的奥秘,浑身的经脉也自有丝丝灵气从丹田蔓延开来,奇经八脉初尝天地灵气的滋润,似有一种饥渴难耐之感,口诀不断念动之下,口鼻之间一呼一吸之间,天地灵气源源不断涌入体内,滋润着这具凡胎肉体,刻画着仙经神脉。

行功十二个周天花费了整整一天一夜,姜小槐小心翼翼,万般小心,生怕出一点差错,毕竟修仙之途每一步都是凶险无比,不管是自己修行还是与敌斗法,无不是步步惊险!更可况自己身边也无人指点与照料,这万一要是行功出错,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呀!

待功成,姜小槐一跃而起,他有些兴奋过头,手舞足蹈间一拳砸在石鼓之上,孰料,一阵嗡鸣之声大作,一层音波骤然生出,一下子就将他掀翻在地。

好在他初入仙道,力道不足以催发战鼓之威,不然全力施为之下必然遭受重创!

“这他娘的是个什么古怪东西?”姜小槐揉着摔痛的屁股骂道,就跟当年道玄子一样。

他缓缓爬起身来,好奇地围着石鼓转了一圈,用手指东敲敲,西弹弹,却见不过是个石鼓而已,除了大一点之外,别无奇特之处。

他摩挲了半响,忽然想起梦中那个牛角金甲的将军来,正是敲着一面战鼓催发士兵的战意,他漂浮在空中好似一个战神一般,勇猛无俦!

姜小槐不禁浮想联翩,“那将军不会擂响的就是这面战鼓吧?若要如此,那可不得了!”

他一边猜测,一边在石鼓的底座之上摸索起来,但很可惜,就跟道玄子当年的失望一样,这面石鼓竟然与大地生在一起,挪动不了分毫。

他不禁有些气馁,但也不失望,好在石鼓不会插着翅膀飞了,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琢磨吧。

他走出洞府将幻阵打开,走在庭院中略略试了试身手,只觉浑身有着无穷的力量,就是那小山一般的白山熊出现在眼前,他自信也能一拳将它揍飞出去。

放眼四望,远处景物细微之处也清晰可见,耳中亦是能够听到十几丈外虫鸣细语,鼻翼之中也是各色味道也比平日要浓烈几分,一切都是新鲜的,仿佛又是一个新世界!

姜小槐心中激动万分,甚至有些雀跃,来来回回在庭院中走了几遭,只有花花草草分享着他的喜悦之情,于是他打开了山门的禁制,一股冷气夹杂着刺鼻的熔岩的味道扑面而来。

他却是毫不在乎,还深深吸了几口,只是望着满眼的冰天雪地,他又想起清玄子来,也不知道他何时能归来,自己也好有个说话的人,也能得到道玄子的指点。

欢愉过后又回归了寂寞与平淡,姜小槐每日沉溺修炼打发着枯燥的时光,日升日落,饮食起居间已是过了整整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姜小槐修为大进,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这半年的苦修也只是为了那篇吐纳之法最后四字——“百日筑基”,他虽然不明白“筑基”二字的含义,但也能猜测到那必是修为更上一层的境界。

好在此山灵气浓郁充沛,对他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来说绰绰有余,又有着石鼓无声无息的加持,姜小槐早已是炼气期大圆满,只是他不自知而已,这几日每每修炼之下再无寸进,丹田处已是隐隐有了胀痛之感,故而他只得停手,做些闲散的事情打发无聊。

掐指算了算,也不过还有十日之数,姜小槐半躺在石鼓之上,身下是那块硝制好的雪羊的皮毛,柔软舒适,可姜小槐的心思却一直在那“百日筑基”上,不得其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