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乌尔之战 下(2 / 2)

他们不知道乌尔城早就易了主。

以乌尔目前表现出的抵抗水平来看,绝对不会是霍队长的水平能搞出来的。

他要有这种才能,就不会在埃利都夺权暗战中被赶出来了。

所以当北门又被炮弹震碎满地瓦砾的时候,一部分人开始紧张起来。

他们不清楚自己是不是中了对方的圈套。

第一轮冲门的时候,先头部队在突如其来重火力的压制下几乎全军覆没。等后面的人冲进来报仇的时候,又遇到了几乎毫不停歇的弹雨。

第一轮冲击死了五六十个人,他们便不敢再从正门强攻了。

那三支乌尔的小队见对方没有跟进来,倒并没有觉得奇怪。

大家都是秩序卫队的人,他们当中可能还有曾经同一批接受过训练的人,因此对彼此的心态都很了解。

正门强攻不成,他们一般不会再试第二次。

末世的所有东西都是极其有限的,尤其是人本身。

就算是第二轮正面强攻也许就能突破防线,但指挥官们通常也不会冒险这么做。

时代所迫,他们只剩下了指挥的规矩,而失去了指挥的艺术。

齐队长也不例外。

他在首轮进攻遭受重挫之后,几乎是下意识地叫停了正面进攻。

他转而将卫队分散开来,让他们分成若干小队,利用夜色以半包围形态切入城市,以便和城里的守军直接展开巷战。

事实证明这个招数确实有效。

如果不是南门行动的失败,让那帮守军拥有足够的空间不断后撤,也许战斗早就结束了。

可现在,北门重新响起了炮声。

大多数人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伏兵或者新到的援军。

如果是这样,那么战场态势对他们来说将变得极为不利。

拜夜色所赐,所有人都看不清楚四周的状况。

但耳朵还是灵敏的。

密集的爆炸声是真实的。

迎面而来的冲击波和热浪也告诉他们,北门又重新出现了大量敌人!

出于各种目的,那些还未进城的进攻者,这时终于选择开始向后撤退。

陈言把一切尽收眼底,他可不会给这些人机会。

他放下莲之后,就驾车以全速冲进了有些混乱的敌阵。

很多人还是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发动机的咆哮声,让他们都以为是敌人的大批援军到了。

正在犹疑间,另一个方向又传来了密集的枪声。

军阵顿时大乱!

在很多艺术作品中,尤其在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当中,情绪的引导和叠加是非常重要而深有讲究的。

如果引导和叠加得好,引得观众激动、大笑或者悲哭,那这种音乐很难不获得成功。

对战场上的士兵来说,这种情绪叠加的规律和音乐作品类似。

真正的恐惧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在恰当的时候予以引导和累积,直到最后被一个确凿的“火花”所引爆。

一旦被引爆,这种情绪上的彻底崩溃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和弥补。

而从阿梁那边传来的枪声,就是这颗火花。

于是:

砰!

恐惧终于在基什城邦秩序卫队的队员中爆发开来,他们彻底陷入了混乱。

这就是陈言的奇兵。

它无声无形,却精准地攻击着每一个陷入怀疑的灵魂,直到将它们彻底瓦解。

它叫恐惧。

莲也在这时候,敏捷而精准地切入了敌阵。

刀光四起,却是一人所为。

看得陈言心潮澎湃。

他仿佛受到了鼓舞,继续驾车在敌阵中左冲右突,不断制造着噪音和混乱,为城里组织反攻争取时间。

痛打落水狗!

这些进攻者像受惊的羊群一样被驱赶、冲散,不断有人倒地死去。

远处的阿蛮还不知道,当他打完最后一轮炮弹时,北门的进攻者已经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等他带人扛着枪一路跑到北门门口时,这里的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

城里的乌尔守军也借势反推,不断把敌人往城外驱逐。

最终,这支乌尔城临时组建的武装力量,凭借着陈言的精心布置,以惨烈地代价大败了基什城邦的大军。

准备逃跑的敌方指挥官齐队长被活捉。

不过着他倒是个硬汉,挨了霍队长几巴掌还是不低头、不吭声。

他一心求死,但陈言并不打算马上杀他。

他要等到统计完战斗结果后,再把这位敌方的指挥官拉出来用用。

到时候起到的效果,也许会事半功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