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官人是你(1 / 2)

黄凤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早早起来,她就忙着给相公收拾书本、行李和盘缠,准备送丈夫进京赶考啰!

皇城离刘家村大约一百五十里路左右。从县城坐船到临县的青云渡口,再改走陆路,赶忙的话一天就可以到了。

袁卫民来辞别母亲,李桂英自然少不了一翻左叮咛右嘱咐。

已经两个月没去县城了,婆媳俩的针线活儿已经存了许多。

黄凤挑选一些比较精致的带上,准备送丈夫上船后顺便把这些东西换些银两回来贴补家用。

刘家村离县城只有五里路,半个时辰就到了。二人刚到渡口,恰好有一艘船正要启程。于是袁卫民登上船,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途。

送别丈夫后,她来到集市。此时正是一天中市场最热闹的时候,她带的针线活由于构思巧妙,做工精细,不一会儿就被那些有钱人家的丫环买走了。

天色还早,她准备逛逛集市,顺便看看有没有自己和婆婆用得上的东西。

大雄县虽比不上京畿之繁华,由于离京城并不远,所以也是一个热闹喧哗之处。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街上除了正规的商铺外,还有许多临时摊点和流动的小贩。

售卖的东西品种齐全,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橱窗里的商品数不胜数,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最有趣的还是那些流动的小贩,他们推着小车,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吆喝。

那嗓门儿清脆嘹亮,各具特色,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让人听了忍俊不禁,笑得肚子疼。

看那卖各种零食的:

卖臭豆腐的嘴里大声叫着:“快来看快来买——,臭得不能再臭的臭豆腐啰——”

卖糕点的敞开嗓门儿大声吆喝着:“又香又甜的糯米糕哟——再不买就不得啰——”

那一声声叫卖就像在唱一支支民间小调,极富地方色彩。

再看那个卖老鼠药的,瘦瘦的脸上,两颗当门牙长长的突了出来,盖住了下嘴唇,腮两边长着几根山羊胡子,那样子就是一只大老鼠。

他面前的木板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老鼠、黄鼠狼、松鼠的尸体。不时用手提起它们的尸体向周围的人展示,以此证明老鼠药的威力,一边还带劲地吆喝着:

耗儿药,耗儿药,耗儿吃了跑不脱……男的少喝一杯酒,耗儿不在你家楼上走;女的少买盒胭脂,耗儿不在鸳鸯帐里叫吱吱……

他吆喝得越带劲,两颗当门牙就动得越快,两腮边的山羊胡子也有节奏地扇动起来,活脱脱的就是老鼠在吃东西。

旁边围观的人看着他那滑稽的样子,一个个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黄凤顺着人流在大街上边走边看,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胭脂摊前。

她已经两年没擦过胭脂了,很想买点回去试试。

卖胭脂的很会察言观色,见她停了下来,立即迎了上来,笑着问:

“姑娘可要来点胭脂?我们这可是最好的胭脂。全部用纯天然的鲜花榨汁提练,再加上上等的珍珠粉沫熬制而成,不伤皮肤不伤脸。”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盒,轻声问道:“多少钱一盒?”

“你那个只要三文钱就可以了。”小贩说道。

“两文可不可以?”她讨价还价。

“好吧,给你。这可才是本钱呀,姑娘。”小贩今天很倒霉,生意不怎么好,现在还没开张。虽然没有赚到钱但好歹总算开张了。

返回